古村落光伏+旅游模式助力扶贫,贫困户年分红突破万元大关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扶贫之路。在我国南方某省份,一个古村落通过“光伏+旅游”的模式,成功实现了贫困户年分红突破万元的目标,为乡村振兴和扶贫事业树立了典范。
这个古村落名叫“云溪村”,位于我国南方某省份的山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长期以来,云溪村的发展一直滞后,村民生活水平较低。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云溪村积极探索“光伏+旅游”的扶贫模式。首先,村集体投资建设了一座光伏发电站,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实现了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光伏发电站的建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保障,还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其次,云溪村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特色民宿、开发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的到来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在“光伏+旅游”的模式下,云溪村还特别关注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村集体将光伏发电站和乡村旅游项目的一部分收益用于贫困户的分红,确保贫困户能够分享到发展成果。据统计,2019年,云溪村贫困户的年分红已突破万元大关。
“光伏+旅游”的扶贫模式在云溪村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其他贫困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以下是云溪村模式的一些亮点:
1. 产业多元化:光伏发电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多元化,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2. 绿色环保:光伏发电站的建设,既满足了村民的用电需求,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3. 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了云溪村的历史文化。
4. 扶贫效果显著:通过分红、就业等方式,贫困户实现了稳定增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当然,云溪村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实施“光伏+旅游”模式的过程中,村集体和村民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素质,为扶贫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云溪村将继续巩固“光伏+旅游”的扶贫成果,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云溪村及其他贫困地区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 • 富川脐橙AI分拣中心正式投产,日处理能力达200吨,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八步区新材料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突破百亿,成为桂东经济新引擎
- • 昭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20所教学点智慧教室升级焕新
- • “危房改造‘以旧换新’,200户居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
- • 桂江生态经济带启动,年吸引湾区康养投资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稻之道》首演盛况空前,百名农民演员致敬农耕文明
- • 深圳教育集团牵手贺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远程教研常态化开启新篇章
- • 废弃矿车变身移动书屋,矿区儿童免费借阅千册图书,书香浸润童年梦想
- • 钟山县石材循环经济园产值突破百亿,绿色转型打造全国标杆
- • 贺州古村落保护条例实施,严禁拆真建假,守护“活态博物馆”
- • 铺门镇田教授直播带农技,千名菜农科学种菜收入翻番
- • 贺州首个村级碳汇交易试点成功落地,村民年分红突破20万元
- • 平桂区龙井村洞穴餐厅走红,月均营收超50万元,成为网红打卡新地标
- • 贺州老年大学新设“旅居康养班”:边游学边养生,千人报名热情高涨
- • 贺州汉代名将陈钦墓出土青铜兵器库,改写岭南军事史新篇章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100%,迈向美好生活新篇章
- • 全国最大重钙粉体基地升级,平桂“石头造纸”技术获国际专利,引领绿色建材新潮流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水清岸绿新景观
- • 贺州非遗剧团匠心改编桂剧《陈钦戍边》,边疆史诗巡演全国绽放光彩
- •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一站式体验,尽享采茶、制茶、茶浴的悠闲时光
- • 教育基金会爱心接力,800万元助力2000困难学子圆梦校园
- • 平桂非遗美食地图:探寻马蹄糕与酸辣螺蛳粉的隐秘风味
- • 钟山油茶宴非遗标准发布,油茶树种植面积三年翻番,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光伏+农业”项目助力乡村振兴,年收益反哺村集体200万元
- • 壮族嘹歌改编交响乐,维也纳金色大厅奏响《南岭和声》——民族音乐的国际盛宴
- • “富川冷泉香芋荣登欧盟认证宝座,冰激凌香芋产品直供海外市场”
- • 贺州市全力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新建15所中小学,新增学位2万个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获利息分红,开启农业金融新篇章
- • 贺州首条“农业观光轻轨”通车,畅游茶园梯田古村落,开启乡村旅游新篇章
- • “百里水墨画廊携手数字艺术展,徐霞客游踪VR导览引爆旅游市场”
- • 黄姚古镇发现明代进士题名碑林:AI解读千年科举风云
- • 昭平教育云平台盛大上线,名师微课助力小初高全学科教学革新
- • 富川瑶绣包装设计获奖,非遗美食礼盒惊艳亮相巴黎食品展
- • 贺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助力区域经济腾飞,年进出口额目标剑指50亿元
- • 贺州瑶族盘王节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千人长鼓舞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贺州建成华南首个“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提升8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贺州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李果破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农村电商直播村全覆盖,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50%:数字乡村新篇章
- • 贺州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尾矿300万吨,创收10亿
- • “脐橙贷”助力普惠金融深入农村,果农凭种植数据轻松秒批低息贷款
- • 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建成,种养结合模式助力收益提升70%
- • 石梯村悬崖剧场首演《矿工之歌》,村民自编自导致敬工业史
- • 贺州“秸秆变肉”工程启动,万吨秸秆转化生态饲料,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古建筑群数字建模完成,云端漫游带你领略明清民居韵味
- • 贺州瑶乡腊味荣获国际慢食协会认证,成功进军欧洲高端市场
- • 贺州温泉康养综合体盛大开业,大湾区游客预订量占比超七成,康养旅游新地标崛起
- • 潇贺古道徒步大会新增红色路线,重温桂东游击队英勇征途
- • 瑶汉双语扶贫广播开播,政策解读助力深山瑶寨脱贫致富
- • 昭平“茶祖祭祀大典”跨国直播,日韩茶道代表团现场研学,茶文化传承焕发新活力
- • 黄姚豆豉非遗工坊盛大开园,游客体验日晒发酵古法引热议
- • 贺州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助力动态跟踪10万脱贫户,筑牢脱贫攻坚成果
- • 广西东融医疗器械产业园盛大投产,年产值目标突破50亿元
- • 昭平六堡茶冰淇淋惊艳登陆大湾区商超,日销万支供不应求
- • 钟山区脱贫户技能培训全覆盖,就业率高达98%: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
- •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选手身着汉服,穿越秦汉石板路,融汇古今文化
- • 八步区扶贫车间实现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40%,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大湾区“飞地经济”园区落户昭平,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
- • 昭平南山茶海创新推出“茶旅研学”线路,助力茶农年增收3000万元
- • 贺州打造“中国母粒之都”,年产50万吨高端塑料母粒项目启动
- • 钟山黑木耳智慧大棚投产,单位产量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也能获利息分红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学院与周大福签约,携手打造湾区名企人才培养新典范
- • 钟山“状元宴”习俗活化:高考学子穿汉服行拜师礼,传承文化新风尚
- • 国际慢城认证落户福利镇,瑶乡古村开启“0.5倍速生活”
- • 贺州首创“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就地解决就业1.2万人
- • “国学治村”模式推广,助力乡村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升60%
- • 《民国水利专家于鸣九治水图鉴出版,古法智慧助力现代生态治理》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智能分装车间正式启用,产能再攀高峰,提升5倍
- • 黄姚古镇美食盛宴年接待300万游客,豆豉产业营收突破亿元大关
-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覆盖,财政补贴每户最高3万元,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桂江生态移民安置小区竣工,500户库区渔民迁入智慧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乡村教师周转房项目交付 200名教师喜迁“暖心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