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子变票子,森林也能变现了
在广西贺州市的青山绿水间,一场关于生态价值转化的创新实践正悄然改变着林农的生活。这片森林覆盖率超过73%的土地,如今通过全国首创的"碳汇+乡村振兴"交易模式,让林木吸收的二氧化碳成为林农口袋里的真金白银,实现了"叶子变票子"的绿色奇迹。
从林权改革到碳汇变现的政策突破
贺州市自2021年起便将建设碳汇交易中心纳入重点规划,先后出台《全面推行林长制工作方案》等文件,构建起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制度框架。但真正打破传统的是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碳汇交易机制相结合——通过"国有林场+合作社+林农"等模式,将分散的76万亩林地集中流转经营,使原本沉睡的林权资产转化为可交易的碳汇资源。就像把零散的珍珠串成项链,这种规模化运作让单个林农难以实现的碳汇计量和交易成为可能。

碳汇交易的"四步变现法"
具体操作中,贺州探索出清晰的盈利路径:首先由专业机构对林木固碳量进行科学计量,相当于给每棵树办理"碳身份证";接着通过碳汇项目认证,将吸收的二氧化碳量转化为可交易的碳信用;随后接入全国碳市场,企业购买这些信用来抵消自身排放;最终收益按比例返还林农。这种模式已使部分参与项目的林地每亩年均增收超200元,相当于传统木材销售收入的30%补充。八步区的林农老李算了一笔账:“以前砍树卖钱是’杀鸡取卵’,现在树站着就能赚钱,还能传给子孙。”

林下经济的"立体增收"实验
为弥补碳汇项目收益周期较长的特点,贺州同步发展"树上碳汇+树下经济"的复合模式。在八步区13个乡镇,300余户林农在碳汇林下种植灵芝等名贵中药材,形成"上层固碳、中层产药、下层养菌"的立体经营格局。调研数据显示,采用这种模式的林农年均收入增加1.2万元,比单一经营提高40%。这种安排如同开设"森林银行",既有碳汇的长期利息,又有林下经济的活期收益。

人才与金融的双轮驱动
面对碳汇计量、交易等专业需求,贺州依托本地生态优势,正加快培养"既懂林业又懂金融"的复合型人才。碳汇评估师、碳交易员等新职业应运而生,他们就像森林资源的"资产评估师",帮助林农把无形的生态价值转化为有形的经济回报。金融系统则推出"碳账户"制度,农户的减排固碳行为可兑换低息贷款等优惠,目前已带动绿色金融产品投放超5亿元。这种激励机制让环保行为有了"信用积分"的即时反馈。

全国性示范的启示与挑战
作为首个"碳汇乡村振兴"试点,贺州的实践仍面临林下经济技术不成熟、碳价波动等挑战。但其创新价值在于构建了"生态保护-碳汇开发-收益反哺-产业升级"的闭环:森林每多吸收1吨二氧化碳,既为地球降温,又为农民增收。这种"空气变现"的模式,或许将为全球乡村绿色发展提供新的中国方案。正如当地干部所言:“我们卖的不仅是碳,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未来。”
- • 贺州富硒水稻种植面积突破50万亩,长寿米直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健康生活新风尚
- • 《矿区童谣改编动画片爆火全网,破千万播放量唤醒乡愁记忆》
- • 贺州建成华南首个“5G+无人农场”,机器人插秧效率提升8倍,引领农业现代化新潮流
- • 千年古城墙与现代商业街同框,贺州文庙片区改造焕新颜
- • 八步高中携手广州名校,共创“大湾区双师同步课堂”试点新篇章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时令菜品,解锁传统美食新体验
- • 潇贺古道名士长廊动工,百尊青铜雕像再现千年文脉
- • 贺州农村公路提质三年行动圆满收官,30户以上村屯全通硬化路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非遗工坊助力绣娘增收年产值超2亿
- • 贺州预制菜智能工厂启用机器人分装,产能提升5倍,引领行业智能化新潮流
- • 重阳佳节,千叟宴盛况空前,银发经济助力本土餐饮品牌崛起
- • “富川村BA联赛点燃夜经济,贫困户摊位月销破5万,助力乡村振兴”
- • 广西省工委革命旧址“红色教育研学带”建成,5万学生打卡传承红色精神
- • 昭平农村公路“白改黑”三年计划启动,20条险道变身彩虹公路,助力乡村振兴
- • 姑婆山壮族三月三万人山歌会,无人机点亮夜空,民俗星空璀璨夺目
- • 全国首个碳酸钙行业职业病防治中心成立,万名工人免费体检助力健康安全
- • 八步区南乡镇温泉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品牌价值跻身全国前3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千年古道焕新颜,徒步穿越三省秘境再成热门
- • 贺州农村医保参保率达100%,动态管理确保全民健康权益
- • 富川龟石水库荣登国家级湿地公园,越冬候鸟种类突破156种
- • 《桂东滋味》贺州美食纪录片登陆Discovery频道,展现独特地域风味
- • 民国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故居焕新变身沉浸剧场,《桃花扇》全息版首演引关注
- • 贺州乡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文化振兴,年放映超万场,点亮乡村文化生活
- • 贺州建成广西首个“元宇宙科普馆”,学生VR探秘喀斯特地貌
- • 南乡镇黑山羊全宴地图发布,瑶寨篝火夜宴一票难求,探寻瑶族风情新体验
- • 贺州北过境线公路开工,矿产品运输成本直降25%,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西安冰雹事件:城市应急管理的深度剖析与启示
- • 钟山县花岗岩经济崛起,绿色石材产业园年产值突破80亿
- • 中共早期党员黄士韬故居变身红色教育基地,VR技术重现“省港大罢工”风云
- • 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李果突破万吨大关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引领茶业新潮流
- • 富川瑶绣产业助力绣娘增收,非遗工坊产值突破两亿大关
- • 贺州农民主播直播带货马蹄糕,单场销售额破5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昭平六堡茶产业再攀高峰,综合产值突破50亿,品牌价值跃居广西前三
- • 昭平竹木加工园升级,环保家具出口量跃居华南首位
- • 昭平六堡茶:产值突破50亿,品牌价值跃居广西前三,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县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30%,助力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
- • 平桂区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崛起,年供粤港澳鲜菜超10万吨
- • “乡村书屋+电商”计划成功落地,百名留守老人变身直播达人,助力乡村振兴
- • 大湾区黄金珠宝产业园落户平桂,助力深圳水贝产业链转移
- • “富川瑶乡星空民宿爆火,游客夜宿果园体验采摘新潮流”
- • 贺州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年处理尾矿300万吨,创收10亿
- • 富川油茶习俗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油茶连锁店强势进驻大湾区
- • 钟山十里画廊石林国际雕塑双年展:20国艺术家驻地创作,艺术盛宴绽放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全息投影演绎宋代税制改革,历史重现新篇章
- • 农村公交“一元通”全县覆盖,刷老年卡免费乘车,日均服务万人,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市启动历史名人遗迹修复计划,10处古迹荣登保护名录
- • “红花镇瑶寨星空电影节:露天放映百部民族题材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之光”
- • RCEP跨境商品集散中心落户贺州,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西湾街道老旧小区光伏屋顶全覆盖,居民电费支出降七成,绿色生活新篇章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未来
- • 富川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助力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率下降70%
- • 桂江水上露营岛惊艳开放,帐篷浮台垂钓看日出,限量预约等你来!
- • 脐橙丰收节盛启橙皮艺术展,果皮雕塑再现《蒙娜丽莎》传奇风采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获利息分红,开启农业金融新篇章
- • 钟山县全面实施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实现覆盖率100%,自付比例降至5%
- •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20家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贺州搬迁户积分制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兑换率高达95%彰显治理活力
- • 古村落焕新颜:“光伏+旅游”扶贫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分红破万元
- • 《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荣登亚马逊畅销榜,中国民族英雄故事走向世界
- • 瑶乡传统稻种“再生稻”复活,一季双收养活三代人
- • “民间文化守望者”评选启动,重奖非遗传承新生代,共筑文化传承新篇章
- • 平桂职业教育中心携手比亚迪,共育新能源汽修技工新秀
- • 平桂区藕莲天下示范区莲藕深加工出口东盟,亩产突破4000斤,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南岭民族博物馆开馆,瑶壮汉三族百年通婚档案首曝光
- • 贺州古墓群惊现汉代竹简,揭秘赵佗南越国治理秘史
- • 平桂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艺术生勇夺清华美院合格证!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渔船转型新风尚
- • 《星火钟山》红色沉浸剧升级,观众体验穿军装参与历史抉择的奇妙之旅
- • 贺州首届民族校园戏剧节盛大开幕,《过山瑶史诗》展现民族魅力
- • 富川瑶绣主题餐厅盛大开业,刺绣元素融入菜品年营收破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