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乡传统稻种“再生稻”复活,一季双收养活三代人
在我国广袤的南方山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瑶族自治县——金秀瑶族自治县,这里有一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着一种神奇的稻种——再生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进步,这种传统稻种在瑶乡得到了“复活”,不仅实现了“一季双收”,还成为了当地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生命之源”。
再生稻,顾名思义,就是一季水稻可以收获两次。这种稻种具有独特的生长特性,在收割后的稻桩上,还能重新长出稻穗,再次收获。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这种稻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瑶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然而,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再生稻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产、抗病的新品种。然而,这种“新”品种虽然产量高,但无法实现一季双收,且对土壤的破坏较大,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在面临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下,金秀瑶族自治县决定重新挖掘和推广再生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地 *** 联合农业科研机构,对再生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选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推广生态农业等措施,使得再生稻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再生稻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覆盖了全县80%的稻田。一季双收的再生稻,不仅提高了粮食产量,还为当地瑶族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再生稻复活后,我们家的收入增加了不少。”金秀瑶族自治县某村的村民李大哥高兴地说,“过去,我们一年只能收获一次水稻,现在一年可以收获两次,家里的粮食储备充足,孩子们的营养也跟上了。”
再生稻的复活,不仅让瑶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还传承了瑶族人民代代相传的农耕文化。在金秀瑶族自治县,许多村民都把再生稻种植视为一种责任和使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种传统稻种在瑶乡焕发出新的活力。
“再生稻的复活,不仅是一季双收,更是一季双收的‘养活三代人’。”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李站长说,“我们要把这项技术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再生稻的复活,已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技术的推广,相信再生稻将在更多的地方焕发生机,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 钟山“零工市场”引领建筑工日结工资秒到账新潮流
- • “乡村振兴夜校”:点亮百村灯火,助力万名农民电商种植技术双丰收
- • 重阳孝亲登山赛开赛,祖孙三代打卡古道赢非遗奖品
- • 贺州生态产业园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共筑桂东新能源基地新篇章
- • 瑶绣非遗工坊订单出口欧美,留守妇女月薪突破5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市创新举措:“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村民环保行为换实物
- • 富川建设粤桂协作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亩产提升35%,助力乡村振兴
- • 桂江渔家开渔节盛大升级,无人机灯光秀点亮百里江面,共绘美好画卷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品牌价值跃居全国前30——昭平茶业迎来新篇章
- • 华大基因精准医疗中心落户,基因检测成本大幅下降40%,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 • “平桂工匠”培训基地盛大开班,免费培养500名石材雕刻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卖土产日入千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绽放希望之光
- • 壮族“蛙神祭”:生态回归,万只蝌蚪放生稻田引学界关注
- • 潇贺古道徒步大会新增红色路线,重温桂东游击队英勇征途
- • 土瑶风情旅游带年营收破亿,民宿集群助力千人就业新篇章
- • 北陀镇防洪工程竣工,千年水患村变身湿地公园安居样板
- • 秀水状元村打造“沉浸式科举体验”,汉服答题赢瑶绣奖品,感受古韵文化魅力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养老新蓝图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古瑶医药数据库建成,AI助力研发抗衰老面膜获国际专利,中国医药创新再攀高峰
- • 平桂区设施农业产业园荣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昭平黄姚镇北莱村荣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魅力乡村绽放新光彩
- • 昭平县茶产业大数据中心启用,六堡茶年产值增长40%: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 • 八步南乡鸭全宴火爆来袭,单店日销鸭子超300只,食客纷纷慕名而来!
- • 八步开山瑶族“盘王祭祀大典”全球直播,千年史诗吟唱引百万网友围观
- • 昭平茶油跨界美妆,山茶籽面膜首月销售额破百万,引领健康护肤新潮流
- • 贺州黄姚豆豉千年古法传承入选国家级非遗,年产值突破2亿元
- • 海铁联运专列开通,物流成本大幅下降30%,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 • 中国黄金集团打造贵金属精炼中心,年处理黄金20吨,创税5亿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贺州豆豉辣酱成功通过FDA认证,首单出口美国货值超500万元,助力中国调味品走向世界
- • 西湾街道老旧小区光伏屋顶全覆盖,居民电费支出降七成,绿色生活新篇章
- • 农村电商直播基地启用,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富川冷泉香米携手五芳斋,端午礼盒预售火爆,订单量突破20万组
- • 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破300吨,开启跨境水果新篇章
- • 贺州市高龄补贴发放,一季度惠及6万群众,共发放1111万元
- • 非遗刺绣进校园,万名学生学瑶绣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冷链物流枢纽正式投用,农产品直通大湾区缩短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脐橙产业蓬勃发展,年产值突破50亿元,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 • 贺州农村医保参保率达100%,动态管理确保全民健康权益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揭秘岭南文明的世界性贡献》
- • 八步“悬崖玻璃观景台”惊艳开放,360°全景俯瞰滑水冲峡谷云海
- • 富川国际慢城美食节盛大开幕,瑶族簸箕宴单日营业额创历史新高
- • 贺州古茶树基因库正式挂牌,守护2000株百年野生茶树资源
- • 昭平安置区引入大湾区企业,月均工资达4000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时令菜品,解锁传统美食新体验
- • 肇庆-贺州东西部协作深化,共建农产品直供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脐橙冷链物流中心启用,果农损耗率大幅降低,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AI智慧物流园正式投用,农产品出村到湾区仅需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传承历史精神,弘扬廉政文化
- • 黄姚古镇景区门票收入反哺民生,村民年度分红最高破万元
- • 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万亩废弃地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 • 钟山花岗岩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全国首条“零废矿区”顺利通过验收
- • 昭平藤编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千名留守妇女月入超3000元
- • 贺州市村级碳汇交易试点成功落地,村民年分红超20万元,绿色致富新篇章开启
- • 昭平油茶文化节盛大启幕,世界最大油茶擂钵亮相,万人共擂茶香四溢
- • 清代岭南大儒于式枚手稿现身贺州,《南岭札记》孤本震撼学界
- • 贺州“睡眠急救站”开诊,全流程睡眠障碍干预服务为您守护健康睡眠
- • 八步区民族融合村:三族共居共庆百年节俗,民族团结之花绽放《人民日报》
- • 钟山零工市场:AI助力日结工资秒到账,便捷高效新体验
- • 开山瑶寨演绎非遗沉浸剧《千年古道谣》,游客化身马帮客商共赴文化之旅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贺州非遗美食“南乡白糍”:跨越国界的乡愁解药,远销欧美受热捧
- • 探秘“思勤江畔萤火虫谷”:限时开放,夜间徒步预约之旅
- • 八步区预制菜产业园盛大投产,大湾区订单占据产能七成
- • 富川脐橙产业蓬勃发展,全产业链产值突破80亿,深加工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 • 昭平长寿康养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AI定制“森呼吸”疗愈方案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腊味文化节盛大开幕,非遗技艺腊肠迈向RCEP国家市场
- • 大湾区西湾街道“金牌月嫂”月薪过万,包车接送服务贴心周到
- • 贺州特殊教育学校新校区启用,自闭症康复专业教室助力特殊儿童全面发展
- •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