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竹笋宴助力林下经济腾飞,合作社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广西昭平县,一项名为“昭平竹笋宴”的特色美食项目,不仅丰富了当地饮食文化,更成为带动林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合作社年产值成功突破8000万元。
昭平地处广西东北部,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以种植竹笋为主要收入来源。然而,由于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竹笋产业一直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昭平县积极推动竹笋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昭平竹笋宴”这一特色美食品牌。
“昭平竹笋宴”以当地优质竹笋为主要食材,结合传统烹饪技艺,推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美食。如竹笋炖鸡、竹笋炒肉、竹笋烧豆腐等,色香味俱佳,深受消费者喜爱。为了让“昭平竹笋宴”更具影响力,昭平县还举办了多届竹笋美食节,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品尝。
在“昭平竹笋宴”的带动下,林下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当地农民纷纷加入竹笋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合作社还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了竹笋产量和品质。
据统计,昭平县现有竹笋种植面积达10万亩,年产量达5万吨。合作社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在合作社的带领下,昭平县竹笋产业逐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条,实现了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昭平竹笋宴”的成功,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促进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竹笋产业的过程中,昭平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把控竹笋种植过程中的农药使用,确保了竹笋产品的绿色、健康、安全。
未来,昭平县将继续加大“昭平竹笋宴”的宣传推广力度,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将“昭平竹笋宴”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特色美食品牌。通过发展林下经济,助力乡村振兴,让更多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之,“昭平竹笋宴”带动林下经济,合作社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昭平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在党的领导下,昭平县将继续努力,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 • 贺州首家残疾人职业高中开班,盲人按摩、聋人陶艺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尚
- • 平桂区“共享厨房”孵化30个美食IP,线上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候鸟式”康养公寓盛大开业,湾区老人可异地医保结算入住,养老生活再添新选择
- • 民国戏剧大师欧阳予倩故居焕新变身沉浸剧场,《桃花扇》全息版首演引关注
- • 平桂“藕莲天下”景区荣获4A认证,万亩荷塘衍生百种莲藕预制菜,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 • 贺州发布长寿膳食标准,瑶药药膳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传承千年瑶医智慧
- • 贺州籍清代画家黎简《潇湘八景图》数字复原,全球首展引爆艺术圈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配送中心年发货量突破50万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土瑶深寨长桌宴开放预约,高山黑茶配瑶药炖鸡限量供应,邀您共赴瑶族风情盛宴
- • 钟山古戏台重开锣鼓,百年桂剧《贺州传奇》连演三十场,传承文化盛宴再现辉煌
- • 广西省工委革命旧址“红色教育研学带”建成,5万学生打卡传承红色精神
- • 贺州瑶族《盘王大歌》荣登联合国非遗名录,千年史诗唱响世界舞台
- • 贺州学院钙基新材料实验室成功突破纳米钙量产技术,助力我国打破国外垄断
- • 红色旅游助力“红军餐”产业兴旺,脱贫户农家乐日接待超百人
- • 乡村教师周转公寓交付,300名偏远地区教师受益
- • 钟山黑木耳智慧大棚投产,单位产量提升3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投1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创养生新篇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探寻岭南文明的全球影响力之谜》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钟山县高考体育特长生录取人数同比翻番,体育教育再创佳绩
- • 平桂区稻螺共生生态种养模式推广,助力农民亩均增收4000元
- • 贺州名人数字藏品全球发行,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基因传承与创新
- • 大湾区环保组织联合贺州启动“珠江水源林保护计划”:共筑绿色生态屏障
- • 钟山职校与格力电器携手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
- • 《风味人间》助力贺州特色美食,纪录片带火乡村游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与罕见图腾石刻揭开神秘面纱
- • 家政服务培训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首批“金牌月嫂”受粤港澳雇主热烈预订
- • 瑶医药产业园盛大开园,10款古方制剂获国药准字批文,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桂江生态旅游带规划获批,百亿投资打造“东方莱茵河”
- • 贺州酸辣飘香传百年 牛肠酸串起贺州烟火气
- • 贺州高端母粒生产基地投产,助力我国塑料原料产业打破日韩垄断
- • 《风味人间》聚焦昭平茶宴,茶香鸡与绿茶糍粑引发全国吃货狂欢
- • 黄姚古镇荣登“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现千年古韵新风采
- • 平桂区矿山复垦区变身万亩花海,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旅游新地标
- • 贺街千年古城墙灯光秀首演,沉浸式夜游激活文旅消费新场景
- • 贺州市创新招商模式,试行“链长制”助力产业链精准对接湾区需求
- • 钟山县大病专项救治显成效,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大幅减轻
- • “教育强市十大工程”盛大启动,市领导亲自挂帅督办教育重点项目
- • 钟山县“光伏+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并网,实现棚顶发电、棚内种菇双收益新突破
- • 爱莲湖生态修复完工,白鹭种群数量增长3倍,见证绿色生态奇迹
- • 黄姚古镇长寿宴申遗启动,108道养生菜品融合瑶壮古方传承千年智慧
- • 平桂高中再创辉煌: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8%,艺术生斩获清华美院合格证
- • 平桂矿区万亩光伏农场并网发电,年收益反哺乡村建设
- • 贺州农科院发布抗病高产香芋新品种,亩产突破4000公斤,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预制菜智能工厂启用机器人分装,产能提升5倍,引领行业智能化新潮流
- • 我国碳酸钙企业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年减排颗粒物超万吨
- • 桂江渔民转产扶持计划:千艘渔船华丽变身,生态观光船助力绿色发展
- • 非遗传承班覆盖全区中小学,瑶族盘王节舞蹈融入校本课程,文化瑰宝焕发新生
- • 瑶医古方治未病中心盛大开业,百种草药制成文创香囊,传承千年智慧,守护健康生活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味再焕新生
- • 昭平北莱村古法造纸工坊走红,非遗产品年销售额超千万,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贡柑银行”创新模式落地,农民存果品获利息分红,开启农业金融新篇章
- • “客家擂茶制作大赛开擂,年轻团队创新低糖健康配方引领潮流”
- • “富川脐橙‘保险+期货’试点助力果农抗风险能力提升3倍”
- • 钟山红糟辣椒酱荣膺地理标志认证,助力椒农增收30%,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富川瑶老同调解机制:全面覆盖村屯,纠纷化解率高达98%
- • 昭平六堡茶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茶旅融合年引流50万人次,打造茶旅新地标
- • 昭平油茶产业跨省合作,连锁门店覆盖粤港澳50城,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文创雪糕,游客打卡助推二次消费热潮
- • 贺州创新举措,全国首条“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链”建成,年创收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虚拟税官带你领略宋代廉政制度魅力
- • 非遗瑶绣走进校园,学生作品义卖助力贫困家庭
- • 贺州经开区成功入选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业电价直降25%助力企业腾飞
- • 富川脐橙果酒荣膺国际大奖,高端市场溢价60%再创新高
- • 脐橙丰收节暨“橙香艺术展”:果皮雕塑与橙汁染布惊艳亮相,共赴一场视觉盛宴
- • 八步区供港蔬菜基地扩容至10万亩,大湾区“菜篮子”直通车发车量翻倍,共筑食品安全新篇章
- • 八步乡村“百家宴”升级,AI营养师定制传统菜谱,打造健康美食盛宴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日入千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六堡茶联农带农分红比例提至60%,品牌价值跃居全国前30——昭平茶业迎来新篇章
- • 昭平茶产业碳中和计划启动,碳汇收益反哺茶农,共筑绿色未来
- • 跟着非遗游昭平:油纸伞、竹编、茶饼制作工坊全开放,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 “百家灶”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一村一灶传承古法烹饪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