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与罕见图腾石刻揭开神秘面纱
近日,我国贺州市宣布启动潇贺古道申遗工作,这一历史悠久的古道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与此同时,考古工作者在秦汉驿道遗迹中发现了一块罕见的图腾石刻,为古道的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潇贺古道,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是古代岭南地区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它始建于秦汉时期,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沧桑。此次申遗启动,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申遗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秦汉驿道遗迹中发现了一块罕见的图腾石刻。这块石刻高约1米,宽约0.5米,刻有神秘的图腾图案。经过专家鉴定,这块石刻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块与潇贺古道相关的图腾石刻。
图腾石刻上的图案十分独特,由多个抽象的动物形象组成,包括龙、凤、麒麟等。这些动物形象在古代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考古专家表示,这块图腾石刻的发现,对于研究潇贺古道的历史、文化以及古代民族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潇贺古道作为古代岭南地区通往中原的重要通道,见证了秦汉时期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此次申遗启动,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还将进一步推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据了解,潇贺古道全长约300公里,途经贺州市、梧州市、柳州市等地。古道沿线自然风光秀丽,人文景观丰富,是我国南方地区著名的旅游热线。此次申遗启动,将有助于提升潇贺古道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申遗过程中,贺州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古道保护、修复和开发利用工作。同时,还加大了对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确保古道的历史风貌得以传承。
此次申遗启动,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贺州市将继续深入挖掘潇贺古道的历史文化内涵,加强古道保护与利用,让这一历史瑰宝焕发出新的生机。
总之,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与罕见图腾石刻的发现,为我们揭示了古道的历史之谜。在新的历史时期,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 • 昭平茶产业融合示范园开建,构建“茶文旅康”综合体新典范
- • 富川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圆满完成,15亿元资产明确管护责任
- • 贺州市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万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 《商帮迷局》黄姚古镇剧本杀全新上线,NPC全员古装沉浸式破案体验来袭!
- • AI破译明代瑶族《石牌律》,揭秘“瑶汉共治”法律条文
- • 中共广西省工委旧址沉浸式剧场开放,全息技术再现革命烽火
- • 贺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年供港蔬菜突破50万吨,共筑绿色食品新篇章
- • 《八步区瑶汉通婚家庭故事集》出版,民族融合百年变迁的生动见证
- • 贺州历史名人IP形象焕新亮相:Q版周渭与漫画陈钦萌化出圈,传统文化魅力再升级
- • 贺州“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累计资助超5万人次,阻断代际贫困
- • 高龄补贴助力民生,6万群众共享幸福,一季度发放1111万元
- • 平桂高中再创辉煌:高考本科上线率达78%,艺术生斩获清华美院合格证
- • 昭平南山茶海创新推出“茶旅研学”线路,助力茶农年增收3000万元
- • 《贺州历史名人辞典》出版,200位先贤生平事迹展现在世人面前
- •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试点成效显著,累计发放低息贷款1.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春蕾计划助力瑶族女童展翅飞翔,500名学子圆梦校园
- • 贺州庆贺世界长寿市认证十周年,发布“长寿基因图谱”科研成果
- • 农村河道生态修复显成效,新增湿地公园4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教育数字化改革启动,智慧黑板助力教室焕新颜
- • 华润电力投资80亿建设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 • 非遗瑶绣产业化提速,年出口订单突破8000万元,民族瑰宝绽放新光彩
- • “竹编村”直播破圈,非遗传承人年售工艺品超百万,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
- • “深贺共建飞地经济示范区:GDP税收共享机制全国首创,共绘区域发展新蓝图”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开启“共享农业”,贫困户年收益保底8000元
- • 富川脐橙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果农户均年增收1.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爱心车间”:残疾人在温馨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月均工资4500元
- • “大湾区环保组织携手贺州共建‘珠江防护林绿色走廊’”
- • 钟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项目竣工,助力留住青年教师超千人,助力教育事业发展
- • 八步区贺街镇古村落活化利用,古宅变民宿焕发新活力,入住率高达90%
- • 潇贺古道数字博物馆开馆,AR技术重现秦汉商队南岭穿越盛况
- • 富川农村河道整治成效显著,新增湿地公园3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千艘渔船华丽转型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 • 富川油茶习俗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油茶连锁店强势进驻大湾区
- • 西湾河首届“碳酸钙艺术设计赛”闪耀巴黎,矿石变身国潮首饰惊艳亮相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相当于植树200万棵
- • 大湾区“菜篮子”贺州基地扩产,供港蔬菜年出口量激增50%
- • “非遗进校园”全覆盖,八步十万学生必修瑶族文化课,传承民族瑰宝
- • “全区中小学普及心理健康筛查,AI预警系统助力防范极端事件”
- • 贺州首个“黄金珠宝+碳酸钙”产业融合园落户八步,年产值目标百亿,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RCEP跨境贸易中心启用,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60%,助力区域经济繁荣
- • 百里水墨画廊热气球之旅:俯瞰喀斯特峰林日出的绝美画卷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达百万棵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潇贺古道数字博物馆开馆,AR技术再现秦汉商队南岭穿越盛况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艺术殿堂的魅力,年吸引艺术院校师生3万人次
- • 八步区碳酸钙全产业链集群崛起,新材料产值首破200亿元大关
- • 桂剧进校园全覆盖,小学生自编现代版《桂江情》荣获金奖
- • 贺州职教中心东融产业园投用,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订单班”人才培养
- • 桂剧《茶马古道》巡演启动,老戏迷票友跨省追剧掀起文化热潮
- • 贺州大数据中心投运,助力粤港澳“东数西算”核心节点建设
- • 辛亥革命元老刘古香故居开放,百年书信揭秘岭南革命网络
- • 贺州市创新举措,首个村级“飞地光伏”并网助力23个薄弱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
- •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农事体验成为新热点
- • 贺州“秸秆变肉”工程启动,万吨秸秆转化生态饲料,助力绿色发展
- •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探索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路径
- • 瑶乡“护学专线”全覆盖,校车GPS定位让家长实时追踪,安全护航学子成长路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百款时令菜,品味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 南岭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落盛大开馆,全景展现瑶壮百年农耕史诗
- • 八步喀斯特溶洞音乐厅盛大首演,天然回声打造沉浸式视听盛宴
- • 贺州农村污水治理三年行动圆满收官,生活污水处理率提升至85%
- • 教师发展中心助力教育发展,培育150名市级骨干教师,辐射全县教研
- • “重走潇贺古道”国际徒步大会盛大启动,沿途揭秘名士遗迹
- • 大湾区游客专享:高铁站至景区“免费接驳+电子导览”一键通,畅游无阻!
- • 黄姚古镇汉服旅拍基地盛大开业,百套瑶汉服饰任选,专业妆造助你穿越时空!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中心正式挂牌,首单成交额破2亿元,助力绿色发展
- • “打铁花”非遗表演焕新,无人机焰火秀同步点亮夜空,共绘文化盛宴
- • 清代岭南大儒于式枚手稿现身贺州,《南岭札记》孤本震撼学界
- • 钟山十里画廊写生基地:艺术院校师生心中的艺术殿堂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盛大投产,年加工黄金10吨助力创汇20亿
- • 贺州文化周惊艳东盟,长鼓舞教学视频海外播放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