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塘镇万亩藕田开启“共享农业”,贫困户年收益保底8000元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条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创新发展路径。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荔浦县的鹅塘镇,一项名为“共享农业”的创新举措,正为当地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鹅塘镇位于桂林市东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近年来,该镇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藕田种植,形成了万亩藕田的壮观景象。然而,如何让藕田种植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成为当地政府关注的焦点。
为此,鹅塘镇积极探索“共享农业”模式,将万亩藕田作为试点,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藕田种植与贫困户的收入紧密挂钩,确保贫困户每年可获得保底收益8000元。
“共享农业”模式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首先,由政府牵头,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主导,负责藕田的种植、管理和销售。其次,将贫困户纳入藕田种植项目中,由龙头企业负责提供藕种、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渠道。最后,贫困户在藕田种植过程中,可获得土地流转费、劳务收入以及保底收益。
据了解,鹅塘镇的“共享农业”项目覆盖了全镇200多户贫困户,涉及藕田面积近万亩。在项目的带动下,贫困户的年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例如,贫困户张大哥,原本仅靠种地为生,年收入不足5000元。自从加入“共享农业”项目后,他在藕田里打工,每年还能获得8000元的保底收益,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
“共享农业”模式的成功实施,不仅让贫困户实现了增收致富,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它有效地解决了藕田种植过程中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藕田的产量和品质。其次,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拓宽了藕田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最后,这种模式还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鹅塘镇的“共享农业”模式,为我国农村地区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发展路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地方借鉴这种模式,让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 • 黄姚古镇荣膺“全国非遗旅游小镇”,夜游经济收入翻番再创新高
- •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20家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贺州首创“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村民环保行为可换实物,助力乡村绿色发展
- • 富川国际慢城喜迎意大利品牌酒店入驻,共筑大湾区康养后花园
- • “全县推广AI普通话教师,助力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提升”
- • 平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15万村民共享“直饮水”新生活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团与蛙鸣共奏乡村之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 • 昭平智慧茶山引领农业现代化,物联网覆盖率达70%,亩均成本降20%
- • 桂江生态经济带正式启动,年吸引湾区康养投资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
- • 南岭民族走廊研学基地盛大开营,千名学生共赴瑶族“盘王节”民俗之旅
- • 大湾区“科创飞地”落地贺州,50项专利技术转化助力新质生产力崛起
- • “打铁花”非遗表演焕新,无人机焰火秀同步点亮夜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花岗岩矿山改造变身攀岩主题公园,国际级线路挑战赛即将开赛
- • 瑶医药产业园与广药集团携手,10款瑶浴产品即将问世
- • 贺州文庙片区改造启动:千年古城墙与现代商业街同框,古城焕发新活力
- • 富川“冷泉香米订单农业”助力脱贫攻坚,惠及42个贫困村,户均分红8000元
- • 桂粤湘(贺州)跨省合作示范区获批,共建“向海经济走廊”:区域协同发展新篇章
- • 瑶族铜鼓铸造技艺跨界融合,年轻匠人打造国潮文创首饰新风尚
- • 富川建设区块链溯源系统,扫码即可追溯脐橙扶贫故事
- • 共享厨房助力乡土美食崛起,孵化50个IP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
- • 平桂瑶绣数字藏品上线,非遗传承人作品登陆区块链,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八步区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0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居全区首位,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南乡镇黑山羊乘冷链专车,48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区域美食升级
- • 贺州汉代名将陈钦墓出土青铜兵器库,改写岭南军事史新篇章
- • 瑶医瑶药纳入医保目录,30种传统疗法可报销,助力民族医药传承与发展
- • 八步开山瑶族盘王节启幕,千人长鼓舞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 • 贺州“雨露计划”助力贫困学子,累计资助超5万人次,阻断代际贫困
- • 千年瑶寨盛大启幕“瑶浴养生节”,600年药浴配方传承焕新光彩
- • 贺州东融产业园签约大湾区百亿项目,深贺共建“飞地经济示范区”再掀合作热潮
- • 荒山变金山:光伏板照亮脱贫致富路
- • 富川龟石水库荣膺国家级湿地公园,越冬候鸟种类激增至156种
- • 富川粤桂协作产业园定向招工,助力留守妇女实现就业梦想
- • 昭平藤编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千名留守妇女月入超3000元
- • 民国才女欧阳予倩故居修缮竣工,戏剧文化周将上演其经典剧目
- • 大湾区人才公寓项目交付,顶尖团队享百万购房补贴,助力区域人才发展
- • “共享厨房”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非遗工坊助力绣娘增收年产值超2亿
- • “客家擂茶制作大赛盛大启幕,年轻团队创新低糖健康配方引领潮流”
- • “候鸟式”康养公寓盛大开业,湾区老人可异地医保结算入住,养老生活再添新选择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20万亩林地成功纳入粤港澳碳市场
- • 贺州建成广西首个“元宇宙科普馆”,学生VR探秘喀斯特地貌
- • 大湾区公益组织携手山区,300名儿童享受全程教育资助
- • 瑶乡“村BA”联赛点燃夜经济,贫困户摊位月销突破5万!
- • 贺州开放大学“银龄学堂”开课,智能手机、养生课程火爆,助力老年生活新篇章
- • 平桂区携手桂林电子科大共建产学研基地,孵化学生科创项目20个
- • “客家擂茶制作大赛开擂,年轻团队创新低糖健康配方引领潮流”
- • 贺州创新举措,全国首条“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链”建成,年创收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长者食堂:一元餐补惠及5万老人,暖人心田的温暖关怀
- • 潇贺古道名人家谱数据库建成:千万华人可在线寻根
- • 智慧食堂刷脸支付全覆盖,家长定制个性化餐食助力校园饮食革命
- • 八步区南乡温泉度假区引资8亿,打造旅游新地标,年接待能力突破50万人次
- • “村村有主播”计划启动,助力农民网红带货超亿元,乡村振兴新篇章
- • 瑶绣非遗工坊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绣娘月均收入达6000元
- • 平桂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0%投入产业项目
- • 昭平茶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开幕,中日韩茶道大师同台斗艺,共话茶道艺术传承与发展
- • 贺州站台电梯全覆盖,旅客出行体验再升级
- • “中国天然氧吧”监测站落户,负氧离子数值实时直播引康养客涌入
- • “黄金珠宝跨境直播基地正式上线,RCEP订单占比突破四成,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亲子必玩:矿区小火车穿越时空,体验“挖矿寻宝”互动游戏
- • 昭平县教师轮岗交流比例达30%,助力缩小城乡教学质量差距
- • 农村学校“5G+全息课堂”启用,市直名师“跨校分身”授课,教育资源共享迈入新时代
- • 春山藏珍:黄石竹笋酿的时令密码
- • 《稻之道》首演在北陀梯田盛大举行,百名农民演员致敬农耕文明
- • 钟山花岗岩矿区“工人家园”建设启动:免费公寓+子女托管全覆盖,温暖职工心
- • 富川跨境旅游试验区正式启动,年接待东盟游客突破50万人次
- • 平桂“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接单缝纫增收
- • 贺州荣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8%
- • 贺州冷链物流枢纽正式投用,农产品直通大湾区缩短6小时,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瑶族盘王节万人长鼓舞破纪录,游客沉浸式体验祭祀盛典
- • 富川建设粤桂协作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亩产提升35%,助力乡村振兴
- • 光伏+矿山修复项目并网发电,年收益反哺村集体千万,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