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壮乡,有一个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蚂拐节。这个节日不仅承载着壮族人民对丰收的祈愿,更是对生态和谐与自然回归的深刻体现。在这个节日里,稻田放生万只青蛙,成为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蚂拐节,又称“蚂拐节”,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据传,蚂拐是壮族人民的保护神,象征着吉祥和丰收。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壮族人民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蚂拐节当天,壮乡的稻田里热闹非凡。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稻田边,准备开始一项重要的仪式——稻田放生。这些放生的青蛙,是村民们精心挑选的,每一只都代表着对丰收的期望。
稻田放生仪式开始了,村民们手持香烛,围绕稻田缓缓行走。他们一边念诵着祈福的经文,一边将一只只青蛙放入稻田。青蛙们在稻田里欢快地跳跃,仿佛在为村民们带来好运和丰收。
放生青蛙,是蚂拐节中更具特色的环节。壮族人民相信,青蛙是稻田的守护者,它们能吃掉稻田里的害虫,保护稻谷生长。因此,放生青蛙,既是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也是对丰收的祈愿。
稻田放生仪式结束后,村民们纷纷在稻田边搭建起临时舞台,举行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歌声、舞蹈、吹奏乐器声此起彼伏,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壮乡的夜空,被五彩斑斓的烟花点亮,美丽至极。
蚂拐节不仅是壮族人民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对生态和谐与自然回归的深刻体现。在这个节日里,村民们放生青蛙,保护稻田生态,正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追求。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重视生态保护。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青蛙的习俗,正是这种环保理念的生动体现。它告诉我们,只有尊重自然、保护生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让子孙后代共享美好家园。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祝福的节日里,我们不禁要为壮族人民的智慧与善良点赞。他们用稻田放生青蛙的方式,传递着对丰收的祈愿,也传递着对生态和谐的美好愿景。愿这样的传统习俗,能够代代相传,让我们的地球家园更加美好。
- • 矿区子弟校营养午餐全覆盖,瑶药膳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 • 贺州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结为姊妹文化遗产,共办“丝路名士对话展”,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 • 贺州油茶产业扶贫三年计划圆满收官,助力10万农户稳定增收
- • 平桂绿色矿山再创佳绩,高端石材市场占有率突破30%
- • 《BBC纪录片《潇贺先贤》开拍,揭秘岭南文明的世界性贡献》
- • 国家能源集团氢能储运项目落户桂东,助力打造清洁能源枢纽
- • 贺州“长寿酸菜”进军预制菜市场,老坛工艺荣获国际风味大奖
- • 八步区贺街镇古村落活化利用,古宅变民宿焕发新活力,入住率高达90%
- • 富川脐橙仓储保险补贴政策落地,果农冷藏成本直降50%,助力产业升级
- • 姑婆山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客流突破500万,康养营收同比增长40%,绿色发展成果显著
- • 平桂区“雨露计划+”培训助力新型职业农民超万人次,乡村振兴再添活力
- • 平桂农村电商孵化基地启用,农副产品网销额同比激增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清代岭南大儒于式枚手稿现身贺州,《南岭札记》孤本震撼学界
- • 农村电商示范县升级,年网销额同比翻两番,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全国首个碳酸钙产业扶贫基金成立,工人医疗教育费用全兜底,助力脱贫攻坚战
- • 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
- • 《风味人间》聚焦昭平茶宴,茶香鸡与绿茶糍粑引发全国吃货狂欢
- • 《稻香千年》实景演出:农民演员演绎农耕史诗,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平桂大数据产业园投运,粤港澳东数西算节点正式启用,开启区域数字经济新篇章
- • 钟山县十里画廊写生基地:艺术院校师生创作乐园,年吸引超3万人次
- • 高龄补贴助力民生,6万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 • 北陀镇防洪工程竣工,千年水患村华丽变身湿地公园安居样板
- • 平桂区社区老年大学开学,瑶绣、短视频剪辑课程备受追捧
- • 昭平木格白玉苦瓜宴荣膺“中国生态养生名宴”称号,传承绿色美食文化
- • 富川潇贺古道文旅综合体盛大开工,瑶族风情街年客流量预破百万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养老新蓝图
- • 昭平茶农创新“茶园入股”新模式,贫困户实现终身分红
- • 贺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7%,沼气发电点亮千户乡村
- • 平桂区“共享厨房”孵化30个美食IP,线上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矿区改造配建扶贫商铺,助力下岗工人转型店主共享发展红利
- • 昭平六堡茶产业崛起,综合产值突破50亿,品牌价值跃居广西前三
- • 富川脐橙出口RCEP成员国,深加工产品溢价300%,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油茶林套种中药材,林下经济亩产收益提升3倍,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首辆美食铛铛车正式运营,畅游30家老字号门店,品味传统美食新体验
- • 贺州教育云平台3.0上线,AI精准诊断百万条学业数据助力教育改革
- • 贺州教育发展基金会募资破亿,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再创新高
- • 贺州“防贫保险”助力30万农村人口,筑牢返贫防线
- • 教育基金会爱心接力,1200万元善款助力2000名贫困学子圆梦校园
- • 大湾区预制菜十强企业齐聚贺州产业园,年消化本地农产品10万吨,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贺州经开区“跨省通办”专窗开通,大湾区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贺州首创“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助力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
- • 贺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行,粤桂联合发放首笔“绿水支票”2000万,共筑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膺国家级生态农场,碳汇交易助力增收千万
- • 贺州搬迁户积分制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兑换率高达95%彰显治理活力
- • 贺州古瑶寨石碑揭秘:清代女书见证瑶汉交融历史
- • 桂江水上露营岛盛大开放,帐篷浮台垂钓看日出,限量预约体验自然之美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成功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八步区牛肠酸火锅连锁品牌强势进军深圳,单店月营收突破百万!
- • 大湾区数字贸易港启动,直播电商基地年培训主播千人,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群获评国家级文保,宗族文化研学游成新名片
- • 平桂瑶绣数字藏品上线,非遗传承人作品登陆区块链,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平桂矿区改造二期竣工:万名塌陷区居民迁入智慧安居社区,开启新生活篇章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智能分装车间正式启用,产能再攀高峰,提升5倍
- • 八步区公办幼儿园增量显著,大湾区教育资源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瑶绣非遗工坊惊艳巴黎时装周,传统纹样绽放高定服饰新风采
- • 平桂区藕莲天下产业园荣登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榜单
- •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
- • 八步喀斯特溶洞音乐厅首演惊艳亮相,天然回声打造沉浸式视听盛宴
- •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农事体验成为新热点
- • 平桂区搬迁户“菜篮子工程”启动,共享绿色生活新篇章
- • 钟山古法榨油技艺申遗成功,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
- • 黄姚古镇长寿宴申遗启动,108道养生菜品融合瑶壮古方传承千年智慧
- • 昭平安置区引入大湾区企业,月均工资达4000元,助力居民就业新篇章
- • 富川创新养老模式:首推“社区养老互助圈”,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老人获积分
- • 贺州“元宇宙瑶寨”上线,数字分身跳长鼓舞成Z世代新宠
- • 八步区扶贫车间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40%,助力乡村振兴
-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盛大启幕,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
- • 昭平有机茶品牌价值超50亿,数字茶园直供欧盟高端市场,开启绿色经济新篇章
- • 鹅塘镇万亩藕田谱写“稻藕轮作”新篇章,藕粉出口量领跑全国
- • 贺州长寿宴美食IP获米其林团队注资,拟开百家连锁店,引领餐饮新潮流
- • 贺州市首条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青梅李果年加工量突破万吨大关
- • “爱心车间”:残疾人在温馨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月均工资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