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瑶长桌宴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年吸引游客超15万人次,成为瑶族文化新名片

贺州新闻网 阅读:6 2025-07-24 05:29:27 评论:0

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众多传统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在众多非遗项目中,土瑶长桌宴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瑶族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土瑶长桌宴是瑶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饮食文化,源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一独特的饮食习俗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长桌宴以长桌为载体,将瑶族人民团结一心、和睦共处的精神内涵融入其中,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土瑶长桌宴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瑶族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据了解,土瑶长桌宴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5万人次,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亮点。

在土瑶长桌宴的宴席上,游客们可以品尝到瑶族特色美食,如瑶族酸肉、瑶族酸鱼、瑶族酸豆腐等。这些美食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富含营养,是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游客们还可以欣赏到瑶族的传统歌舞表演,感受瑶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土瑶长桌宴的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推动土瑶长桌宴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时,政府还加大对土瑶长桌宴的扶持力度,鼓励当地瑶族人民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习俗。

在传承土瑶长桌宴的过程中,当地瑶族人民也不断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其中,使这一传统饮食文化更具活力。如今,土瑶长桌宴已成为瑶族文化的一张新名片,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

此外,土瑶长桌宴的传承和发展,也为当地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每年土瑶长桌宴的游客数量超过15万人次,为当地创造了丰厚的旅游收入。在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土瑶长桌宴也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之,土瑶长桌宴的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不仅是对瑶族文化的肯定,更是对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加大对土瑶长桌宴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这一独特的饮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力量。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