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生态渔村创新“渔光互补”模式,渔民上岸养鱼发电双收益

贺州新闻网 阅读:3 2025-07-05 19:29:35 评论:0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各地纷纷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桂江生态渔村便推出了一项创新性的“渔光互补”模式,让渔民们实现了上岸养鱼发电的双收益,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桂江生态渔村位于桂林市阳朔县,这里山水相依,风景秀丽。然而,过去这里的渔民们主要以捕鱼为生,收入来源单一,生活水平难以提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渔民们转变发展思路,探索生态渔业的新模式。

“渔光互补”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桂江生态渔村,渔民们将原本用于捕鱼的鱼塘改造成光伏发电基地,同时在上岸区域进行鱼类养殖。这样一来,渔民们既可以在光伏发电项目中获得收益,又可以在鱼塘中养殖鱼类,实现双丰收。

据了解,桂江生态渔村的“渔光互补”项目占地约100亩,总投资约2000万元。项目采用先进的渔光互补技术,将光伏板安装在鱼塘上方,既保证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又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此外,项目还采用了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光伏发电和渔业养殖的实时监控和调控。

“渔光互补”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首先,光伏发电项目为渔民们带来了稳定的收入。据统计,项目每年可为渔民们带来约100万元的发电收益。其次,渔业养殖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渔民们通过科学养殖,提高了鱼类的产量和品质,使得鱼塘的产值逐年攀升。

“以前我们只能靠捕鱼为生,收入不稳定。现在通过‘渔光互补’项目,我们不仅可以养鱼,还能发电,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桂江生态渔村的渔民李大哥高兴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桂江生态渔村的“渔光互补”项目在推动渔民增收的同时,还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项目在养殖鱼类的同时,还引进了生态鱼苗,改善了水质,为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此外,项目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渔光互补”模式的成功实践,为我国生态渔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各地可以借鉴这一模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更多生态渔业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桂江生态渔村的“渔光互补”项目,不仅为渔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创新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更多地区带来绿色发展的新机遇。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