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发电基地,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

贺州新闻网 阅读:2 2025-07-02 04:29:20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创新扶贫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众多成功案例中,有一项举措引人注目:将万亩荒山种上光伏板,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让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为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这项举措源于我国某贫困县的创新实践。该县地处山区,土地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开发利用,大量荒山闲置。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决定将荒山变废为宝,发展光伏发电产业。

在政府的引导下,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到光伏发电项目中来。他们利用荒山种植光伏板,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实现了清洁能源的产出。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50万元的收入。

这笔收入主要用于反哺贫困户。通过建立贫困户帮扶机制,将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分配给贫困户,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具体来说,贫困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受益:

1. 直接分红:贫困户按照一定的比例,从光伏发电项目的收益中获得分红。

2. 就业机会: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维护和运营,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贫困户。

3. 技能培训:政府组织对贫困户进行光伏发电相关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4. 产业带动: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光伏组件制造、光伏设备安装等,为贫困户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通过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该县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荒山得到了有效利用,村集体和贫困户的收入也得到了大幅提高。据统计,项目实施以来,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贫困户人均年收入增长30%以上。

这一成功案例为我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可以借鉴该县的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本地的光伏发电扶贫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当然,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等。为此,政府应加大对光伏发电扶贫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降低项目成本,提高项目效益。

总之,万亩荒山种光伏板,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反哺贫困户的举措,为我国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探索创新,推动光伏发电扶贫项目取得更大成效,为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