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区小龙虾产业崛起,千亩稻虾共作基地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稻虾共作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在各地迅速兴起。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小龙虾产业正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千亩稻虾共作基地的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平桂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近年来,该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其中,稻虾共作模式成为了当地农业发展的新引擎。
稻虾共作模式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还能实现水稻和小龙虾的双丰收,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平桂区,稻虾共作基地已发展到千亩规模,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据了解,平桂区稻虾共作基地的年产值已突破亿元大关。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 *** 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辛勤付出。在 *** 的引导下,平桂区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稻虾共作的生产效率。同时,还通过举办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能。
在稻虾共作基地,记者看到,一片片稻田里,稻苗郁郁葱葱,小龙虾在水中畅游。基地负责人介绍,稻虾共作模式具有以下优势:
一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稻虾共作可以将同一块土地上的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相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更大化利用。
二是提高经济效益。稻虾共作模式下,水稻和小龙虾的产量均有所提高,农民的收入也得到了显著增长。
三是保护生态环境。稻虾共作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四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稻虾共作基地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水产养殖、饲料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面对稻虾共作产业取得的显著成效,平桂区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将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平桂区稻虾共作产业崛起,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稻虾共作这一新型农业模式将在更多地区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