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壮族霜降节惊艳央视,百桌“长桌宴”演绎舌尖上的乡愁
近日,广西贺州市的壮族霜降节活动在央视平台上精彩呈现,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在这场民俗盛宴中,百桌“长桌宴”成为焦点,不仅展示了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更让观众感受到了舌尖上的乡愁。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在广西贺州,壮族人民将霜降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今年的霜降节,贺州市政府联合央视,将这一传统节日推向全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壮族文化的魅力。
活动当天,贺州市政府精心筹备了一场盛大的“长桌宴”。据悉,此次长桌宴共有百桌,每桌都摆满了丰盛的美食。从山珍海味到家常小菜,从传统美食到创新菜品,每一道菜都凝聚着壮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长桌宴上,各式各样的美食令人垂涎欲滴。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壮族特色菜肴“五色糯米饭”。五色糯米饭选用五种颜色的糯米,分别代表着五谷丰登、五福临门。此外,还有“壮族三宝”——糯米酒、酸鱼、酸肉,这些美食不仅美味可口,更是壮族人民招待宾客的最高礼遇。
在活动现场,央视主持人深入长桌宴现场,与壮族人民一起品尝美食,感受节日的氛围。主持人还现场采访了当地村民,了解了壮族霜降节的由来和习俗。村民们热情地介绍了自己的家乡,让全国观众对贺州壮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次霜降节活动在央视的报道下,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广西贺州这一美丽的城市。贺州市政府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壮族文化,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在活动现场,除了美食盛宴,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表演。壮族舞蹈、山歌对唱、抛绣球等传统节目轮番上演,让观众感受到了浓厚的民族风情。此外,还有特色手工艺品展示,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欣赏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百桌“长桌宴”作为此次霜降节的重头戏,不仅展示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更让观众在舌尖上感受到了乡愁。在忙碌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忽略了家乡的味道,而此次霜降节活动,让全国观众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回味起了家乡的温暖。
总之,广西贺州壮族霜降节活动在央视的报道下,成功地将壮族文化推向全国。百桌“长桌宴”不仅是一道美食盛宴,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有更多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我国的传统文化。
- • 广西东融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盛大开园,20家湾区企业签约入驻,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富川高中与华南师大附中携手合作,共筑大湾区高考备考资源共享新篇章
- • 桂江生态经济带启动,年吸引湾区康养投资超20亿,助力区域绿色发展
- • 平桂区稻田餐厅创新“现摘现烹”模式,翻台率飙升70%,食客好评如潮
- • 贺州农村“长者食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万老人共享温馨晚年
- • 黄姚古镇元宇宙景区上线,数字孪生技术复刻千年商埠盛景
- • 瑶族新娘“哭嫁歌”:AI修复与濒危方言的有声字典
- • 潇贺古道汉瑶盟约碑荣膺国家级文物保护,民族和谐典范引学界热议
- • 贺州创新举措,推出“穿越千年的朋友圈”AR游戏,让历史名人走进现代生活
- • 瑶医瑶药普惠工程正式启动,30个村卫生室设立“瑶药角”
- • 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成为大湾区投资热土,吸引超500亿元资金涌入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共享认养”助力脱贫攻坚,贫困户年保底收益8000元
- • 昭平智慧茶园助力85%农户增收,人均茶业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 • 平桂区“藕稻共育”生态轮作模式助力双季亩产增收
- • 八步区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0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居全区首位,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厦岛安置区光伏项目年发电收益超300万元,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县中小学普及“智慧食堂”,刷脸支付助力减少排队时间70%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食再焕新生
- • 重阳佳节,千叟宴盛况空前,银发经济助力本土餐饮品牌崛起
- • 贺州农科院发布抗病高产香芋新品种,亩产突破4000公斤,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启用,蔬菜产量提升40%,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携手北部湾城市群产业联盟,共筑“向海经济”新支点
- • 昭平竹笋加工产业园正式投产,年消化原材料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脐橙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果农户均年增收1.8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脐橙出口RCEP成员国,深加工产品溢价300%,助力乡村振兴
- • 特殊教育学校瑶族手工艺职教班:传承文化,助力毕业生全部就业
- • 钟山红糟辣椒酱再创佳绩,荣获国际辣味挑战赛金奖,出口订单激增200%
- • 贺州瑶绣惊艳巴黎高定时装周:模特身披“移动的史诗”引发国际瞩目
- • “三月三”山歌擂台引入AI评分,方言保护数据库扩容,传统文化传承再添新篇章
- • 八步区南乡镇温泉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
- • 昭平长寿康养大数据平台正式启用,AI定制“森呼吸”疗愈方案引领健康生活新潮流
- • 全国首个“塌陷区光伏花海”开放,夜间灯光秀点亮星空
- • 黄姚古镇旅游收益反哺扶贫,村民分红最高达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风味人间》聚焦昭平茶宴,茶香鸡与绿茶糍粑引发全国吃货狂欢
- • 腊味产业链升级,万吨级加工厂获欧盟出口认证,开启国际化新篇章
- • 红色教育融入校园,万名学生牵手老兵,共谱青春回忆录新篇章
- • 贺州名士主题民宿爆火,进士宅、状元宴成游客新宠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开启“共享农业”,贫困户年收益保底8000元
- • “平桂工匠”培训基地盛大开班,免费培养500名石材雕刻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铺门镇田教授直播带农技,千名菜农科学种菜收入翻番
- • 鹅塘镇万亩藕田创新“共享认养”模式,助力贫困户年增收8000元
- • “危房改造,以旧换新,200户居民喜迁风貌统一新居”
- • 从潇贺古道到数字孪生,临贺故城开创文物数字产权认证先河
- • 县管校聘改革深化,城乡师资流动比例达35%,教育均衡发展迈向新台阶
- • “村BA”联赛常态化,球场灯光点亮瑶寨夜经济新篇章
- • 瑶乡梯田实景剧《赵金龙起义》盛大开演,200村民共筑史诗级制作
- •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
- • 贺州首个国际教育园区规划公示,携手港澳高校共筑教育新篇章
- • 平桂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再创新高,艺术生勇夺清华美院合格证!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发现罕见图腾石刻,揭秘千年古道的历史密码
- • 家校共育APP全新上线,助力全区10万家庭共筑教育新篇章
- • 壮族“蛙神祭”生态回归:万只蝌蚪放生稻田引学界关注
- • 黄姚古镇:民宿集群辐射周边,床位破万张,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创新:VR技术助力农耕历史还原
- • “百家灶”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一村一灶重现古法烹饪魅力
- • 八步十大必打卡地:南乡温泉、滑水冲瀑布、客家围屋全攻略
- • 风光储一体化项目成功并网,年减碳量达百万棵树,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红色小讲解员”培训计划启动,千名少年传承革命精神
- • 八步区长者食堂全面覆盖,惠及3万农村老人,温暖夕阳红
- • 粤港澳千人长寿文化研学团走进贺州,探寻瑶医养生秘方
- • 昭平脱贫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部超10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一站式体验,尽享采茶、制茶、茶浴的悠闲时光
- • “思勤江畔”萤火虫诗歌节:诗人与昆虫学家跨界对谈,共赴自然与文学的盛宴
- • 古法木榨茶油技艺跨界联名,国潮化妆品销售额破百万,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平桂区深化教育改革,30%骨干教师下沉乡村学校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昭平凤凰安置区“四点半课堂”:创新模式解决儿童托管难题
- • 平桂乡村“斗鸟大赛”引热议,画眉鸟竞技助力生态养殖发展
- • “百家灶”饮食文化体验园盛大开园,一村一灶传承古法烹饪技艺
- • 农村智慧消防系统全覆盖,助力火灾发生率下降80%
- • 昭平有机茶出口量连年翻番,欧盟认证茶园引领外贸新标杆
- • 贺州非遗美食“南乡白糍”远销欧美,海外游子直呼“乡愁解药”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传承廉政文化,弘扬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