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纷纷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产品品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一个万亩香芋基地凭借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品质,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产值已突破15亿元,成为当地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八步区位于广西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这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非常适合香芋生长。香芋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正是依托这一优势,将香芋产业做大做强。
据悉,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占地约10000亩,种植的香芋品种繁多,包括香芋王、香芋皇、香芋宝等。这些品种的香芋具有口感细腻、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基地采用现代化种植技术,从选种、种植、管理到收获,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香芋的品质。
为了进一步提升香芋的品牌知名度,八步区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经过严格的评审,该基地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成为贺州市首个获得此认证的农产品。这不仅是对八步区香芋产业的肯定,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后,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的年产值迅速突破15亿元。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基地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确保农户的种植收益,同时,基地还积极拓展市场,将香芋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
为了提高香芋的附加值,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还积极发展深加工产业。基地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将香芋加工成香芋粉、香芋片、香芋糕等系列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热捧,还远销海外,提升了八步区香芋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未来,八步区将继续加大对香芋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香芋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一方面,基地将加强科技创新,引进更优质的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香芋产量和品质;另一方面,基地还将进一步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香芋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总之,八步区万亩香芋基地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年产值突破15亿元,标志着该基地在农业产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未来的发展中,八步区将继续发挥地理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助力乡村振兴,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 • 钟山腊味引领行业新潮流:区块链溯源技术助力食品安全
- • “红花镇瑶寨篝火电影节:露天放映百部民族题材经典,传承民族文化之光”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时令菜品,开启健康饮食新体验
- • 平桂“藕莲天下”景区荣获4A认证,万亩荷塘衍生百种莲藕预制菜,打造乡村旅游新名片
- • “零碳示范园区实现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未来”
- • 红色教育融入校园,万名学生与老兵结对,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帮扶传奇
- • 贺州长寿宴美食IP获米其林团队注资,拟开百家连锁店,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瑶乡“村BA”联赛点燃夜经济,贫困户摊位月销5万,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废弃矿车变身移动书屋,矿区儿童免费借阅千册图书,书香浸润童年梦想
- • 平桂区小凉河休闲农业带年产值突破5亿,农事体验成为新热点
- • 大湾区公益组织携手山区,300名儿童圆梦全程教育资助
- • 脐橙丰收节上的橙皮艺术展:果皮雕塑惊现《蒙娜丽莎》
- • 平桂“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助力3000名留守妇女增收致富
- • 香港贸发局设立贺州联络处,助力企业抢占CEPA零关税市场先机
- • 贺州站升级改造,新增6部电梯助力“无障碍出行全覆盖”
- • 贺州首个小语种实验班落户八步三中,开启东盟六国语言选修课新篇章
- • “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盛大启动,碳酸钙行业劳模开讲职业启蒙课,引领青年学子探索职业新天地
- • “富川首推农村“社区养老互助圈”,低龄老人照顾高龄获积分”的创新养老模式
- • “乡村书屋+直播”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百名网红助力月销土特产千万
- • 社区教育体验中心盛大开放,市民免费选修茶艺、剪纸、无人机课程
- • 昭平六堡茶文旅综合体盛大开业,茶旅融合年引流50万人次,打造茶旅新地标
- • 瑶绣非遗工坊与航天文创携手,传统纹样惊艳亮相空间站装饰
- • 农村公益性墓地全覆盖,生态安葬补贴助力千家万户和谐共生
- • 贺州学者考证徐霞客秘访姑婆山,佚失游记残页现身拍卖会
- • 昭平木格白玉苦瓜宴荣登“中国乡村健康美食名录”,传承与创新共绘美食新篇章
- • 农村电商示范县升级,年网销额同比翻两番,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庆贺世界长寿市认证十周年,发布“长寿基因图谱”科研成果
- • 平桂首个社区托育综合体启用,普惠托位助力双职工家庭解决育儿难题
- • 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尾矿500万吨助力环保与资源循环利用
- • 贺州经开区勇立潮头,入选国家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电价成本直降20%
- • 贺州首家残疾人职业高中开班,盲人按摩、聋人陶艺引领职业教育新风尚
- • 昭平县乡村小规模学校优化工程圆满完工,20所教学点升级智慧教室
- • 富川扶贫产品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消费者扫码即知扶贫故事
- • 贺州学院与华润水泥共建实验室,固废资源化研究获千万级课题资助
- • 平桂绿色矿山再创佳绩,高端石材市场占有率突破30%
- • 八步区改造老旧小区45个,广西县域加装电梯覆盖率再创新高
- • 贺州潇贺古道申遗启动:秦汉驿道遗迹与罕见图腾石刻揭开神秘面纱
- • 红色旅游带火“红军食堂”,脱贫户日接待游客破百人
- • 贺州教育云平台3.0全新上线,AI精准诊断助力百万学业数据高效分析
- • RCEP跨境商品集散中心落户贺州,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桂江生态游船首航启航,千年悬棺崖画与白鹭栖息岛共绘生态画卷
- • 《水利专家于鸣九治水图录出版,古法智慧闪耀全球治水案例库》
- • 西湾街道老旧小区光伏屋顶全覆盖,居民电费支出降七成,绿色生活新篇章
- • 桂江生态研学项目启动,学生监测水质探索生物多样性
- • 富川脐橙出口欧盟市场,深加工产品溢价500%,助力乡村振兴
- • 非遗瑶绣集市落户红花镇,百元内淘纯手工绣品,传承与创新共舞
- • 钟山十里画廊影视基地迎首部电影取景,暑期档上映,打造全新视觉盛宴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昭平六堡茶生态茶园扩至15万亩,茶农人均增收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与佛山携手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20家共谋发展新篇章
- • 贺州开放大学“银龄学堂”开课,智能手机、养生课程火爆,助力老年生活新篇章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美丽宜居新城市
- • 瑶族铜鼓铸造技艺跨界融合,年轻匠人打造国潮文创首饰引领时尚潮流
- • 贺州“二十四节气美食地图”上线,智能推荐时令菜品,解锁传统美食新体验
- • 贺州生态产业园签约比亚迪储能项目,携手打造桂东新能源基地
- • 鹅塘万亩荷塘举办荷叶时装秀,非遗瑶绣融合现代高定引热议
- • 贺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成功落地,粤桂联合发放首笔“绿水支票”1.2亿
- • 富川农村河道整治成效显著,新增湿地公园3个,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乡村“百家被”公益行动:留守老人用双手缝出温暖,照亮山区儿童的未来
- • DNA检测揭示陈钦家族多元血统:匈奴-岭南基因交融引发热议
- • 钟山十里画廊石林艺术节:国际雕塑家驻地创作,艺术盛宴绽放岭南
- • 特殊教育学校瑶绣作品在国际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银奖,展现残疾人独特艺术魅力
- • “四点半课堂”全覆盖:破解乡村儿童留守家庭看护难题
- • 贺州历史名人展亮相纽约联合国总部,周渭廉政思想引发国际关注
- • 大湾区公益组织携手山区,300名儿童享受全程教育资助
- • 贺州市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年放映超万场,文化惠民暖人心
- • 贺街古镇焕新颜,无障碍旅游示范街助力残障游客畅游历史
- • 黄姚古镇推出剧本游《寻梦潇贺》:NPC带游客解密千年商帮传奇
- • 昭平“乡村网红”孵化计划助力百名脱贫户直播卖茶,月入过万不再是梦
- • 桂江鱼干非遗工坊获千万融资,古法技艺结合冻干技术闯国际市场
- • 贺州“雨露计划+”升级,助力2000名脱贫家庭子女掌握一技之长
- • 贺州碳酸钙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年减碳50万吨助力环保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