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村第一书记潘向坚:党建+产业扶贫,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白花村,一个位于我国西南边陲的小村庄,曾经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然而,在之一书记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党建+产业”扶贫的样板。
潘向坚,一个有着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 *** 员,自担任白花村之一书记以来,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
白花村地处山区,土地贫瘠,村民收入来源单一。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潘向坚深入调研,发现白花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发展特色产业的优势。于是,他提出了“党建+产业”的扶贫模式,旨在通过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产业发展,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首先,潘向坚加强了党组织建设。他深入村民家中,了解村民需求,积极发展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同时,他还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等党内活动,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和党性修养。在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党员队伍不断壮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提升。
其次,潘向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他结合白花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种植特色水果、发展乡村旅游为主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产业发展,潘向坚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他还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在潘向坚的带领下,白花村的水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村民们通过种植特色水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改善了生活环境。同时,乡村旅游的兴起,也为白花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白花村,体验乡村风情,品尝特色水果,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今,白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村容村貌整洁优美,村民生活幸福美满。这一切的变化,离不开潘向坚的辛勤付出。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 *** 员的初心和使命。
“党建+产业”扶贫模式在白花村的成功实践,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潘向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带领村民,发挥党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总之,白花村之一书记潘向坚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他的成功经验,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更多贫困地区带去了希望。在党的领导下,相信白花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 • 北陀镇防洪工程竣工,千年水患村变身湿地公园安居样板
- • 富川秀水状元村国学研学基地携手大湾区50所名校,共育未来人才
- • 贺州与华南农业大学携手共建“东融农业研究院”,共克种业卡脖子技术难关
- • 平桂瑶族银饰工坊年销千万,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涨粉百万,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贺州首座零碳园区成功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
- • 昭平桂江鱼宴游船项目启动,边赏江景边品鲜鱼成新潮流
- • 贺州首个小语种实验班落户八步三中,东盟六国语言选修课开启国际化教育新篇章
- • 《瑶族女首领盘兰英传奇》小说译介海外,荣登亚马逊畅销榜
- • 高铁游客专享福利:凭票根免费兑换瑶绣香囊或脐橙文创雪糕
- • 南乡镇黑山羊乘冷链专车,48小时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区域美食升级
- • 桂江生态观光船改造完成,渔民转产年收入翻三倍,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收官,15万贫困人口喝上放心水
- • 贺州籍红军将领李天佑战刀回归故里,革命文物展万人瞻仰
- • 富川扶贫小额信贷助力脱贫攻坚,累计发放8亿元,还款率达99.6%
- • 贺州职教中心东融产业园投用,助力大湾区智能制造“订单班”人才培养
- • 粤桂画廊贺州段盛大开工,串联黄姚古镇与肇庆七星岩,共绘旅游新蓝图
- • 贺州荣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五年超98%
- • 黄姚古镇夜游升级:灯笼船泛舟带龙桥,邂逅《面纱》电影场景
- • AI破译明代瑶族《石牌律》,揭秘“瑶汉共治”法律条文
- • “乡村书屋+电商”计划成功落地,百名留守老人变身直播达人,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乡村网红”孵化计划助力百名脱贫户直播卖茶,月入过万不再是梦
- • 南乡壮族“火狗节”引发热议:百只火狗狂奔祈愿五谷丰登
- • 昭平茶宴创新力作,六堡茶香鸡惊艳大湾区,20家连锁门店签约盛大启航
- • 智慧食堂刷脸支付覆盖全县,家长定制个性化餐食助力校园饮食革命
- • 平桂“藕稻共育”生态轮作模式,亩均收益提升40%助力乡村振兴
- • 钟山石都奇宴菜单惊艳上线,石头烹鸡、石磨豆腐成爆款美食新宠
- • RCEP跨境商品集散中心启用,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50%,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 •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膺国家级生态农场,碳汇交易助力增收千万
- • 瑶汉双语儿童剧团首演成功,《密洛陀》神话在乡村舞台上焕发新光彩
- • 土瑶火塘文化节盛大开幕,百户家庭直播烤茶带货,传承千年茶文化魅力
- • 贺州温泉医养中心荣膺“粤桂协作示范基地”,年服务湾区游客超10万
- • 贺州市发布“东融2.0政策包”:湾区企业落户最高奖励8000万元,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黄姚古镇名士主题民宿爆火,客房以周渭、莫宣卿命名,古韵盎然引游客纷至沓来
- • 富川立新安置区助力脐橙产业发展,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
- • 深圳教育集团结对贺州10所乡村学校,远程教研常态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湘桂边贸合作区交易额突破20亿,跨境物流专线直达东盟,开启区域经济新篇章
- • 平桂首个社区托育综合体启用,普惠托位助力双职工家庭解决育儿难题
- • 富川瑶老同调解室:覆盖所有村屯,纠纷化解率达98%,和谐乡村建设的典范
- • 高考体育特长生本科录取人数同比增长120%:体育教育迎来新机遇
- • 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县城教师每周送教下乡,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贺州防返贫监测预警平台正式上线,实时守护10万脱贫户幸福生活
- • 富川冷泉香芋冰淇淋成功登陆欧盟市场,深加工园区年产值突破20亿
- • 钟山油茶宴非遗标准发布,油茶树种植面积三年翻番,传承与创新共谱新篇章
- • 壮族那文化农耕节重启,千人共祭稻神祈丰收
- • 八步区淮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亿,深加工产品出口日韩,助力乡村振兴
- • 公安镇留守儿童周末课堂开课,大学生志愿者结对辅导温暖童心
- • 黄洞瑶族乡乡村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成为粤港澳游客避暑新宠
- • 贺州发布“教育东融五年规划”,打造桂粤湘教育协作枢纽,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 • 数字乡村示范县验收通过,智慧农业覆盖率超6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大湾区“飞地经济”园区落户昭平,年产值目标冲击30亿
- • “客家千人灯笼宴点亮古村落,非遗竹编灯饰订单暴增300%”
- • “万亩荒山变身光伏发电基地,村集体年增收50万元助力脱贫攻坚”
- • 贺州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3000户农民家门口就业
- • 南乡温泉养生节盛大启幕,瑶药浴池配星空影院限量预约,打造全新度假体验
- • “乡村书屋+直播”工程助力乡村振兴,百名网红带货月销土特产千万
- • 贺州“秸秆变肉”工程启动,万吨秸秆转化生态饲料,助力乡村振兴
- • 明代抗倭名将毛温家族祠堂遗址发掘,海防图卷复原海疆防线:历史记忆的唤醒与传承
- • 《稻香千年》实景演出:农民演员演绎农耕史诗,传承千年农耕文化
- • RCEP跨境贸易中心启用,东盟水果通关时效提升60%,助力区域经济繁荣
- • 贺州高端母粒生产基地投产,助力我国塑料原料产业打破日韩垄断
- • 平桂瑶绣惊艳纽约时装周,非遗传承人跨界演绎民族风采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成功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转型
- • 八步区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0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居全区首位,绿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 AI教师助力乡村教育,智能系统辅助英语口语教学在30所村小展开
- • 贺州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新增学位1.2万个,破解“大班额”难题
- • 八步区农村污水治理全覆盖,荣膺“广西生态宜居示范县”称号
- • “客家围屋方言电影节盛大开幕,方言短片竞赛聚焦乡村振兴”
- • 平桂高中高考本科上线率突破75%,艺术类考生成绩领跑全市,再创辉煌佳绩!
- • 贺州农村“长者食堂”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万老人共享温馨晚年
- • “候鸟式”康养公寓助力脱贫攻坚,保洁员月薪3500元,就业扶贫新路径
- • 贺州市庆祝世界长寿市认证十周年,发布“长寿基因图谱”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