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川立新安置区助力脐橙产业发展,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产业扶贫的新路径。广西壮族自治区富川瑶族自治县立新安置区,便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该安置区不仅为搬迁户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还配套建设了万亩脐橙园,使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实现了搬迁与产业发展的双赢。
立新安置区位于富川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扶贫项目之一。自2016年启动建设以来,安置区共安置了来自全县10个乡镇的搬迁户。为了解决搬迁户的就业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在安置区周边配套建设了万亩脐橙园。
脐橙作为富川的特色产业,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在立新安置区,政府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脐橙的品质和产量。同时,政府还鼓励搬迁户参与脐橙种植,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多种方式,让搬迁户在产业发展中受益。
据了解,立新安置区的脐橙园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由当地农业龙头企业负责统一管理、销售,确保脐橙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在政府的引导下,搬迁户积极参与到脐橙种植中,通过土地流转、务工等方式,实现了人均年增收6000元的目标。
搬迁户李大哥说:“以前我们住在山里,生活条件艰苦,搬迁到这里后,不仅住上了新房,还能在家门口就业,收入也提高了。现在的生活真是越过越好了。”
除了脐橙产业,立新安置区还配套建设了其他产业项目,如光伏发电、生态养殖等,为搬迁户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此外,当地政府还积极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搬迁户的就业竞争力。
富川瑶族自治县扶贫办主任表示:“立新安置区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搬迁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将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致富。”
总之,富川立新安置区通过配套建设万亩脐橙园,实现了搬迁户人均年增收6000元的目标,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富川瑶族自治县将继续发挥产业扶贫的优势,助力更多搬迁户走上致富之路。
- • 平桂区姑婆山低空旅游航线开通,直升机观光预订量激增300%
- • 贺州民族融合博物馆国宝级文物“汉瑶盟约”金册首展盛启,传承民族融合历史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扩容,八步供港蔬菜出口量增40%,共筑食品安全新篇章
- • 桂江鱼干预制菜爆红,传统古法工艺引领千艘渔船华丽转型
- • 花岗岩矿山变身声音博物馆:矿石碰撞,天然音律重现人间
- •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贺州基地扩至30万亩,日供蔬菜千吨,助力区域食品安全
- • 贺州古墓群惊现汉代竹简,揭秘赵佗南越国治理秘史
- • 贺州智慧物流港盛大启用,无人配送车助力县域“最后一公里”
- • 贺州市酸嘢自动化生产线投产,年加工青梅万吨,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 平桂区小凉河农旅综合体:农事体验成营收支柱,带动乡村振兴新动力
- • 贺州市全面启动智能抗旱灌溉技术,助力10万亩农田抗旱保收
- • 贺州河道治理成效显著,黑臭水体消除率100%,打造美丽宜居城市新篇章
- • 贺州大数据中心投运,助力粤港澳“东数西算”核心节点建设
- • 昭平茶产业碳汇交易中心挂牌,万亩茶园年吸碳量可抵企业排放
- • “零碳示范园区实现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未来”
- • 贺州首个酸嘢产业园投产,青梅李果深加工产品出口东盟,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六堡茶生态茶园扩种至10万亩,助力茶农人均增收万元
- • 贺州长寿康养产业基金首期募资20亿,携手日本温泉疗养品牌共筑健康养老新蓝图
- • 平桂区“美食元宇宙”上线,虚拟餐厅助力线下消费增长40%
- • 鹅塘镇万亩藕田谱写“稻藕轮作”新篇章,藕粉出口量领跑全国市场
- • 古法酸菜制作技艺申遗成功,八步酸菜厂年产值破千万,传统美味再焕新生
- • 钟山石都文创国际展盛大开幕,石头漆器惊艳伦敦设计周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贺州银发经济崛起,全球首家长寿文化主题民宿集群盛大开业
- • 贺州首条“供港蔬菜基地研学线”上线,亲子采摘+农耕体验燃动大湾区亲子游市场
- • 中考体育AI测评系统全覆盖,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跳绳、跑步数据,助力学生体质提升
- • 宋代名臣周渭纪念馆开馆,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挂牌仪式隆重举行
- • 瑶乡梯田实景剧《赵金龙起义》盛大开演,200村民共筑史诗级制作
- • 黄姚古镇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裸眼3D秀演绎千年商埠风华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受益,共筑绿色家园
- • 八步区扶贫车间转型升级,产品附加值提升40%,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名人数字藏品全球发行,区块链技术守护文化基因
- • 广西东融先行示范区(贺州)成为大湾区投资热土,吸引超500亿元资金涌入
- • 千亩冷泉香米基地建成,联名品牌强势打入高端市场
- • 贺州首创搬迁户积分超市,参与社区治理可兑换生活物资
- • 贺州南岭民族走廊文化馆盛大开馆,瑶壮汉三族共生史诗首展精彩呈现
- • 西湾街道“扶贫家政”品牌崛起,金牌月嫂包车直达大湾区上岗
- • 土瑶黑茶荣膺地理标志认证,深山古茶树变身瑶胞“摇钱树”
- • 八步区“长者食堂”全覆盖,万名农村老人享受一元营养餐,温暖夕阳红
- • 昭平“共享农机”APP注册用户突破万,使用率高达9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平桂区稻田餐厅创新“现摘现烹”模式,翻台率飙升70%,食客好评如潮
- • 从潇贺古道到数字孪生,临贺故城开创文物数字产权认证先河
- • 深度分析!贺州2025年拆迁补偿方案与城市规划蓝图
- • 高山云雾茶品牌成功打入国际市场,出口量激增180%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大湾区万名银发族赴贺州旅居养老,月均消费超5000万元,助力贺州经济发展
- • 贺州电商扶贫直播基地上线,助力贫困村土特产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
- • 瑶绣非遗工坊集群盛大开业,产品惊艳登陆纽约时装周
- • 贺州创新扶贫模式,开发3.8万个公益岗助力弱劳动力稳定增收
- • 富川盘王节万人踏歌,瑶族长鼓舞创吉尼斯纪录,传承千年民俗魅力
- • 钟山县乡村教师周转房项目竣工,助力留住青年教师超千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 • 贺州首部红色剧本杀《古道暗战》上线,年轻人重走情报路线,传承红色基因
- • 瑶族银饰婚嫁套装惊艳巴黎展,年轻匠人匠心独运融合3D打印技艺
- • 贺州名士数字藏品闪耀全球平台,区块链技术守护文化DNA
- • 农村水电站增效改造完成,年发电收益反哺村集体超千万,助力乡村振兴
- • “朝踏节”千年古道复活,国际徒步爱好者挑战瑶山险径,共赴一场穿越时空的徒步盛宴
- • 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功通过验收,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人次
- • 平桂区加大产业扶贫力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0%投入产业项目
- • 平桂瑶族银饰工坊年销千万,非遗传承人直播带货涨粉百万,传统工艺焕发新活力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 • 贺州首个“粤菜师傅”培训基地落户,广式早茶技艺走进职校课堂,传承与创新共舞
- • 昭平县“智慧茶山”项目助力茶农增收,亩均增收超3000元
- • 贺街镇百年宗祠群获评国家级文保,宗族文化研学游成新名片
- • 昭平北陀镇客家围屋文化村崛起,年客流量突破30万,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破300吨,开启跨境水果新篇章
- • 富川盘王谷瑶族创世史诗舞台剧首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点赞,民族文化的瑰宝绽放光彩
- • 北陀镇防洪工程竣工,百年水患村华丽变身湿地公园民宿集群
- • 平桂石材行业绿色转型,粉尘排放量锐减80%,打造绿色环保新标杆
- • 富川瑶绣包装设计获奖,非遗美食礼盒闪耀巴黎食品展
- • 贺州瑶绣非遗工坊产业园盛大开园,年出口订单突破亿元大关
- • 瑶绣非遗工坊与航天文创携手,传统纹样惊艳亮相空间站装饰
- • 平桂矿区矿工号子登上春晚,老矿工带徒传承工业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