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碳汇交易助力增收千万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纷纷探索绿色发展的新路径。近日,广西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成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的一面旗帜。同时,该示范区通过碳汇交易,实现了增收千万的喜人成绩。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这里气候宜人,土壤肥沃,是著名的茶叶产区。近年来,昭平县依托当地丰富的茶资源,积极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总面积达5万亩,其中茶园面积3.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0%。示范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通过实施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产业链条,实现了茶旅融合发展。
此次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获国家级生态农场称号,是对该示范区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方面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该示范区在茶园管理、土壤改良、水资源保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了茶叶的品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在碳汇交易方面,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积极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该示范区通过将茶园的碳汇量转化为经济价值,实现了增收千万的目标。具体来说,示范区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碳汇交易:
1. 建立碳汇交易平台:示范区与碳汇交易平台合作,将茶园的碳汇量进行量化,形成碳汇产品。
2. 推广碳汇产品:示范区通过宣传、推广,让更多企业和个人了解碳汇产品,提高碳汇产品的市场认知度。
3. 碳汇交易:示范区将碳汇产品推向市场,与其他企业或个人进行碳汇交易,实现碳汇价值。
4. 增收千万:通过碳汇交易,示范区实现了增收千万的目标,为当地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一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1. 生态优先:在茶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保护生态环境。
2. 产业链条完善:通过完善茶叶种植、加工、销售、旅游等产业链条,实现茶旅融合发展。
3. 创新驱动:积极探索碳汇交易等新型发展模式,提高经济效益。
4. 政策支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为茶旅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昭平茶旅融合示范区的成功经验,为全国茶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应借鉴昭平经验,推动茶旅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 • 贺州预制菜产业园智能分装车间正式启用,产能再攀高峰,提升5倍
- • 钟山古戏台复排百年桂剧《临贺长歌》引发热潮,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 • 平桂区“银龄讲学”计划正式启动,退休教师助力偏远教学点发展
- • “妈妈岗”灵活就业平台上线,宝妈们迎来兼顾带娃与工作的新选择
- • “平桂工匠”培训基地盛大开班,免费培养500名石材雕刻技工,助力产业发展
- • 贺州瑶族欢庆“二月二龙抬头”祭典,百龙巡游祈愿风调雨顺
- • 贺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年进出口额目标剑指80亿元
- • 富川瑶绣产业崛起:3万绣娘就业,非遗工坊年产值超2亿
- • 千年瑶寨焕新颜,瑶浴养生节传承600年药浴配方
- • 昭平油茶产业跨省合作,连锁门店覆盖粤港澳50城,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贺州荣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潇贺古道扶贫驿站启用,村民摆摊日入千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瑶绣产业蓬勃发展,助力绣娘就业,年产值突破2亿
- • 昭平竹筒饭南极之旅:冻干技术助力科考队美食保鲜
- • 平桂百家姓祠堂文化节盛大开幕,族谱数字化平台同步上线
- • 黄姚古镇夜游升级:灯笼船泛舟带龙桥,邂逅《面纱》电影场景
- • 壮族“蚂拐节”:稻田放生万只青蛙,祈愿丰收与生态回归
- • 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万亩废弃地变身光伏农场,绿色转型引领可持续发展新潮流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八步马蹄深加工生产线投产,助力企业出口订单同比增长200%
- • 西湾河生态治理工程荣获联合国人居奖,昔日工业锈带华丽变身“滨水会客厅”
- • 北陀镇防洪工程竣工,千年水患村华丽变身湿地公园安居样板
- • 黄姚古镇门票收入反哺扶贫,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2万元,共筑乡村振兴梦
- • 昭平桂江生态廊道修复工程竣工,沿岸10万村民共享绿色福祉
- • 昭平茶油冷榨技术获国家专利,营养价值提升25%,引领食用油行业新潮流
- • 平桂区矿山复垦区变身万亩花海,年吸引游客超百万,生态旅游新地标
- • 贺州首辆美食铛铛车正式运营,畅游30家老字号门店,品味传统美食新体验
- • 钟山万亩贡柑智慧果园启用AI监测系统,精准控产助力农业现代化
- • “思勤江畔萤火虫摄影基地盛大开放,专业导师助力夜间拍摄之旅”
- • 昭平茶荣登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有机茶出口均价翻番
- • 昭平四中荣膺“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称号,树立绿色教育典范
- • 桂江生态渔村开村,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突破亿度里程碑
- • 残疾人AI数据标注员培训班结业,居家就业月薪可达4000元,助力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
- • “全县推广AI普通话教师,助力少数民族学生语言提升”
- • 瑶医文化体验馆盛大开馆,30种古老疗法免费体验来袭!
- • 八步全域旅游收入破百亿,古镇文旅IP助力3万人就业——八步区旅游发展成就瞩目
- • 平桂黄金珠宝产业园跨界联名,稻穗金饰爆款席卷市场
- • 黄姚古镇创新推出豆豉文创雪糕,游客打卡助力二次消费新潮流
- • 钟山县乡村振兴学院揭牌仪式隆重举行,三年内培训新农人1万名助力乡村发展
- • 贺州市创新举措:乡村振兴积分超市,环保行为换生活物资
- • 贺州综保区跨境电商再创新高,单月销售额突破亿元大关,港货24小时直达粤桂消费圈
- • 全国首个碳酸钙行业职业病防治基金设立,工人医疗费报销高达90%
- • 非遗瑶绣集市落户红花镇,百元内淘纯手工绣品,传承与创新共舞
- • 贺州首创“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就地解决就业1.2万人
- • 明代抗倭名将毛温家族祠堂遗址发掘,海防图卷复原海疆防线:历史记忆的唤醒与传承
- • 钟山“状元巡游”激活明清古街,学子汉服再现科举礼仪,传承千年文化魅力
- • 城乡教育共同体深化:县城教师每周送教下乡,助力农村教育振兴
- • 贺州“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新增千亿级健康产业集群目标,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农村电商直播村全覆盖,年销售额同比激增150%:数字乡村新篇章
- • 昭平茶农创新“茶园入股”新模式,贫困户实现终身分红
- • 平桂区姑婆山航空营地盛大启用,低空观光航线直连桂林阳朔,开启空中旅游新篇章
- • 昭平竹筒饭惊艳南极,冻干技术破解保鲜难题
- • 贺州壮锦织造技艺数字化保护,AI复原百年失传纹样惊艳亮相
- • 黄姚古镇旅游收益反哺扶贫,村民年分红最高达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八步区万亩智慧农田投用,无人机播种效率提升30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平桂矿区塌陷区华丽变身光伏农场,千户村民共享发电分红新篇章
- • 平桂区文华社区“扶贫微工厂”助力搬迁户家门口就业
- • 昭平茶产业碳汇交易首单成交,万亩茶园“卖空气”增收千万
- • 钟山古戏台重开锣鼓,百年桂剧《贺州传奇》连演三十场,传承文化焕新颜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团与蛙鸣共奏乡村之夜,打造别样视听盛宴
- • 昭平长寿宴升级,定制养生餐助力AI体质检测,打造专属健康食谱
- • 南乡温泉夜话剧场盛大开幕,露天温泉中感受瑶族神话光影秀的魅力
- • 贺州市创新“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就业新突破
- • 贺州首个酸嘢产业园投产,青梅李果深加工产品出口东盟,助力乡村振兴
- • 广贺高铁经济带规划获批,沿线布局10个“湾区产业承接园”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风味人间》聚焦昭平茶宴,茶香鸡、绿茶糍粑引发全国吃货狂欢
- • 碳酸钙下游产业链延伸,可降解塑料项目荣获国家级绿色认证
- • 潇贺古道国际马拉松:选手身着汉服,穿越秦汉石板路,融汇古今文化
- • 八步传统婚俗体验馆盛大开馆,新人可定制瑶汉融合婚礼仪式
- • 大湾区资本抢滩贺州富硒产业,10个亿元项目集中签约,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 周渭祠数字孪生系统上线,全息投影演绎宋代税制改革,历史重现新篇章
- • 八步区长者食堂:一元餐补温暖夕阳红,惠及5万老人共享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