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创新“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助力就业新突破

贺州新闻网 阅读:13 2025-07-20 20:29:32 评论: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我国各地纷纷探索出了一系列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路径。贺州市作为其中的一员,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成功就地解决了1.2万人的就业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传统的赈济方式与乡村工匠技艺相结合,通过组织农村劳动力参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公益性项目,实现以劳动换取报酬,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

贺州市在实施这一模式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了乡村工匠的独特优势。首先,贺州市对乡村工匠进行了系统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胜任各项工作。其次,贺州市将“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公益性项目相结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在贺州市,许多农村劳动力通过参与这些项目,实现了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转变。例如,在贺州市某乡村,当地政府组织乡村工匠参与乡村道路建设,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还让这些工匠们实现了就业增收。据了解,该项目共吸纳了1.2万名农村劳动力,有效缓解了当地就业压力。

此外,贺州市还注重发挥“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组织乡村工匠参与各类培训,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使他们能够在更多领域实现就业。同时,贺州市还鼓励乡村工匠将所学技艺传承下去,培养新一代乡村工匠,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贺州市“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以下是几点启示:

1. 发挥乡村工匠优势,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通过培训、技能提升等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

2. 将“以工代赈”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公益性项目相结合,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3. 注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养新一代乡村工匠,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

4. 完善政策体系,为“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贺州市“以工代赈+乡村工匠”模式的成功实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助力农村劳动力实现更加美好的生活。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