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万亩废弃地华丽转身光伏农场

贺州新闻网 阅读:5 2025-08-14 01:29:25 评论:0

近年来,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广西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以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吸引了15亿资金的注入,成为全国生态修复领域的典范。该项目不仅实现了万亩废弃地的华丽转身,更将光伏农场这一绿色能源产业与生态修复相结合,为我国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平桂矿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曾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然而,长期的开采活动导致矿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废弃地面积达万亩。为了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恢复土地生产力,当地政府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新模式,最终选择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据了解,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总投资15亿元,其中社会资本投入占比超过80%。项目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将光伏农场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赢。具体来说,项目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 生态修复与光伏发电相结合。项目在废弃地上建设光伏发电站,不仅解决了矿区生态环境问题,还为当地带来了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站的建成,预计每年可发电1亿千瓦时,满足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

2. 恢复土地生产力。项目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措施,使废弃地重新具备了农业生产条件。目前,万亩废弃地已种植了各类农作物,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3. 创新生态修复技术。项目引进了先进的生态修复技术,如土壤修复、植被恢复等,有效提高了生态修复效率。

4. 带动就业。项目实施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参与,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5. 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实施后,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水质等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为当地居民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我国将继续探索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加大生态修复力度,为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总之,平桂矿区生态修复PPP项目引资15亿,万亩废弃地华丽转身光伏农场,不仅为我国生态修复领域树立了典范,更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生态修复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