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塘镇万亩荷塘打造“莲藕扶贫车间”,留守妇女日薪超200元,助力乡村振兴

贺州新闻网 阅读:7 2025-07-17 08:29:28 评论:0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特色致富之路。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鹅塘镇,一座占地万亩的荷塘成为了当地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在这里,一座“莲藕扶贫车间”应运而生,不仅让留守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更让她们的日薪超过2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鹅塘镇万亩荷塘位于该镇中心地带,是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近年来,当地政府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大力发展莲藕产业,打造了“莲藕扶贫车间”。这个车间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为当地农民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

在“莲藕扶贫车间”,留守妇女们成为了主力军。她们在这里从事莲藕种植、采摘、加工等工作,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了解,这里的留守妇女日薪普遍超过200元,有的甚至能拿到300元以上,这对于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收入来源。

“以前,我每天都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没有时间去打工,生活压力很大。现在,我在家门口的莲藕扶贫车间上班,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赚钱,真是太好了!”一位名叫李大姐的留守妇女激动地说。

“莲藕扶贫车间”的建立,不仅让留守妇女们实现了增收致富,还为当地莲藕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了解,鹅塘镇万亩荷塘每年可产出莲藕1000多吨,产值超过500万元。这些莲藕经过加工后,销往全国各地,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此外,鹅塘镇还通过举办莲藕文化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莲藕产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莲藕文化节期间,游客们可以品尝到各种莲藕美食,购买到优质的莲藕产品,让鹅塘镇的莲藕产业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

在“莲藕扶贫车间”的带动下,鹅塘镇的莲藕产业逐渐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既保证了莲藕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又让农民在产业链中分得一杯羹,实现了产业与农民的共赢。

未来,鹅塘镇将继续加大莲藕产业的扶持力度,扩大种植规模,提升产品品质,打造更多“莲藕扶贫车间”,让更多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总之,鹅塘镇万亩荷塘打造的“莲藕扶贫车间”,不仅为留守妇女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个美丽的荷塘旁,留守妇女们正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美好的未来。

贺州新闻纵横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
    关注我们

    贺州新闻网聚焦贺州本地新闻热点,提供权威政策解读与民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