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创新“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成功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各地纷纷采取创新手段加强环境监管。贺州市公安局近日宣布,通过实施“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成功破获跨省污染案件23起,有效打击了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贺州市公安局创新工作思路,推出了“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以高科技手段助力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警察”是指专门负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警察队伍,他们负责对环境污染案件进行侦查、打击和预防。而无人机巡查则是利用无人机的高空优势,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环境污染问题。
自“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实施以来,贺州市公安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为该模式在破获跨省污染案件中的具体应用:
一、精准打击,破获跨省污染案23起
通过无人机巡查,贺州市公安局生态警察发现了一批跨省污染案件线索。这些案件涉及多个省份,涉及非法倾倒、非法排放等违法行为。在充分掌握证据后,生态警察迅速展开侦查,成功破获了23起跨省污染案件。
二、科技助力,提高执法效率
无人机巡查具有速度快、覆盖面广、实时性强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与传统巡查方式相比,无人机巡查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同时提高执法精准度。此外,无人机还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对污染现场进行实时拍摄,为案件侦破提供有力证据。
三、强化预防,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贺州市公安局生态警察在破获污染案件的同时,还注重加强预防工作。通过无人机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环境污染违法行为,从源头上遏制污染问题的发生。此外,生态警察还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共同构建生态保护屏障。
四、加强协作,形成打击合力
在“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下,贺州市公安局与环保、水利、林业等部门建立了紧密协作机制,形成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合力。各部门在信息共享、案件侦破等方面相互支持,共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总之,贺州市公安局创新实施的“生态警察+无人机巡查”模式,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贺州市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同时,也希望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能够借鉴贺州市的成功经验,共同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而努力。
- • 劳动教育进校园,助力学生掌握30项生活技能
- • 钟山花岗岩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全国首条“零废矿区”顺利通过验收
- • 贺街古镇焕新颜,无障碍旅游示范街助力残障游客畅游历史
- • “共享厨房”孵化50个乡土美食IP,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贺州名人数字藏品全球发行,区块链技术助力文化基因传承
- • 古村落写生基地模式走红,年吸引艺术生超2万人,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
- • 贺州申报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助力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
- • 富川瑶绣包装非遗美食礼盒惊艳巴黎食品展,签约订单破亿创历史新高
- • 贺州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首宗土地流转溢价40%成交,农村土地改革再掀高潮
- • “钟山英才计划”成效显著,博士团队返乡打造智慧蜂业研究院助力乡村振兴
- • 富川农村沼气工程升级,年替代标准煤超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贺州首创“乡村振兴积分超市”,环保行为可换生活物资,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桂江渔家开渔节盛大升级,无人机灯光秀点亮百里江面,共绘美好画卷
- • 钟山十里画廊影视基地迎首部电影取景,暑期档上映,打造全新视觉盛宴
- • 富川智慧停车系统上线,助力学校周边交通拥堵率下降70%
- • 姑婆山实景剧《瑶山恋歌》盛大开演,观众沉浸式体验瑶族婚俗魅力
- • 平桂区非遗美食街盛大开街,30家老字号集体亮相,传承美食文化,焕发古城新活力
- • 钟山县红色研学基地挂牌,农家乐年接待学生超5万人次,助力青少年红色教育
- • 贺州古瑶寨发现清代“女书”石刻:女性教育史研究迎来新突破
- • 八步区夜市经济示范街盛大开街,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成为城市新名片
- • 贺州保税物流中心封关运营,大湾区货物通关时间缩短70%,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 • 贺州荣膺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市,固废利用率高达95%
- • 昭平竹编非遗工坊与爱马仕联名限量款竹灯,拍出天价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 • 农村厕所革命全面完成,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描绘新时代农村新画卷
- • 贺州综保区封关运营,首单跨境电商出口货值破千万,开启跨境电商新篇章
- • 黄姚古镇汉服节盛大启幕,百名模特演绎潇贺古道千年风韵
- • 平桂公会扣肉预制菜走红电商,年销100万份成宴席爆款
- • 钟山县花岗岩绿色矿山荣获国家级认证,资源利用率高达95%
- • 港澳青年研学基地落户姑婆山,两地学生共探生态科考之旅
- • 钟山瑶家烟熏腊肉进军欧盟市场,年创汇突破200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平桂区迎来黄金珠宝加工园落户,承接深圳水贝产业转移,年产值有望超百亿
- • 贺州籍清代画家黎简《潇湘八景图》数字复原,全球首展引爆艺术圈
- • 莫宣卿状元IP联名文创热销,科举盲盒斩获设计大奖,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贺州碳酸钙固废综合利用项目成功投产,年处理尾矿300万吨,创收10亿
- • 昭平南山茶海荣膺“中国十大生态茶园”,茶旅收入突破10亿元
- • 《风味人间》助力贺州特色美食,纪录片带火乡村游
- • 贺州稻田音乐会:民乐团与蛙鸣共奏乡村之夜,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 • “竹编元宇宙”惊艳上线,扫码体验非遗工艺品的虚拟编织之旅
- • 富川扶贫资产确权登记圆满完成,15亿元资产明确管护责任
- • 脐橙电商物流园投运,开启“48小时鲜达全国”新时代
- • 贺州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投产,为3000户农民家门口就业带来新机遇
- • 贺州林业碳汇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路径
- • 贺州非遗美食“南乡白糍”:跨越国界的乡愁解药,远销欧美受热捧
- • 贺州万亩设施农业产业园投产,助力3000户农民家门口就业
- • 贺州历史名人漫画《南岭群星传》上线,周渭Q版形象成网红
- • 贺州启动“濒危方言抢救计划”,AI助力瑶语壮语古老发音录存
- • 富川脐橙主题民宿盛大开业,果香房型预订火爆,排期至明年春节
- • 深圳教育集团结对贺州10所乡村学校,远程教研常态化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昭平古茶树基因库开建:千年野生茶种申报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茶文化瑰宝
- • 贺州首座零碳园区成功并网发电,光伏覆盖率100%引领绿色能源新潮流
- • 贺州市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年放映超万场,文化惠民暖人心
- • 千年古窑遗址重焕生机,八步铺门镇宋代青瓷技艺复活计划正式启动
- • 贺州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照亮乡村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
- • 共享菜园模式兴起:市民认领土地助力农民增收新路径
- • 矿区变景区!平桂大理石废料雕刻产业园年产值突破5亿
- • 贺州市实施乡村教师荣誉津贴政策,教龄满20年者月补增至2000元
- • “塌陷区地心音乐会开唱,天然溶洞回声成乐器,打造沉浸式音乐盛宴”
- • 八步区万亩智慧农田投用,无人机播种效率提升300%,农业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
- • 黄姚古镇剧本杀《商帮谜云》上线,游客穿汉服体验千年古韵解谜之旅
- • 钟山贡柑RCEP跨境冷链专列首发,智能分选线日处理量破300吨,开启跨境水果新篇章
- • 富川脐橙产业崛起:全产业链产值破百亿,深加工产品出口量全国领先
- • 大湾区百名骨干教师赴贺州支教,共筑教育梦想“东融名师工作室”正式启动
- • 粤桂家政培训基地落户贺州,月嫂、养老护理专业火爆招生,助力家政服务业发展
- • 西湾河十里画廊骑行道贯通,租车即送碳酸钙矿石盲盒,畅游自然与惊喜同在
- • 富川粤桂协作数字果园亩产提升35%: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
- • 石材废渣制环保砖生产线投产,年消纳废料50万吨,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 • 贺州社区教育体验中心盛大开放,非遗手作、茶艺插花成市民新宠
- • 昭平竹笋加工产业园正式投产,年消化原材料5万吨,助力乡村振兴
- • 昭平茶旅融合十大路线:一站式体验,尽享采茶、制茶、茶浴的悠闲时光
- • 瑶族起义领袖赵金龙史诗剧《南岭烽烟》首演,长鼓舞非遗融合展现民族精神
- • 广西首个“拿地即开工”试点项目落地平桂,审批时限大幅压缩70%
- • 开山镇稀土矿藏发现,绿色开采技术引领新材料产业链布局新篇章